[发明专利]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7464.3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牛;徐金平;赵娟;潘绍松;李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B1/00;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信号 采集 产生 处理 模块 结构 表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模块结构表面预处理,工作人员通过软布对模块结构的表面进行往复擦拭,第二步:模块处理环境的优化,通过在加工区域设置吸风机;该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采用预处理的方式,来对模块表面进行处理,并通过抛丸机和平整化加工的处理方式,使模块表面的毛刺和棱角进行去除,并使模块表面形成光滑面,便于后续加工作业,最后通过添加散热层和保护层,来对模块进行保护,延长模块的使用寿命,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模块结构其表面处理方法过于简单,易对后续的安装工作造成影响,且无法添加散热和保护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信号采集模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雷达信号占用的典型频段是从500兆赫-18吉赫,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达到40吉赫甚至更高,雷达侦察系统事先不能确切知道会有哪些雷达将要工作,也不可能知道这些雷达发出信号的频率。
雷达信号采集过程中,需要用到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处理,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安装,现有的模块结构其表面的处理方法较简单,处理的效果不佳,对后续的安装工作造成影响,且现有的模块结构在对表面进行处理时,无法添加散热和保护层,使模块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缩短了模块结构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内容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模块结构其表面处理方法过于简单,易对后续的安装工作造成影响,且无法添加散热和保护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雷达信号采集产生处理模块结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模块结构表面预处理,工作人员通过软布对模块结构的表面进行往复擦拭;
第二步:模块处理环境的优化,通过在加工区域设置吸风机,对模块结构的加工区域进行无尘处理,防止灰尘再次落在模块结构的表面;
第三步:模块结构表面的清理,将模块结构放入抛丸机的内部,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去毛刺和棱角进行去除;
第四步:模块结构表面的平整化处理,将抛光后的模块结构进行平整化处理,使模块结构的表面成光滑面,方便后续的加工工作;
第五步:模块结构散热层的加工,将石墨烯层安装在模块结构的表面,方便模块结构进行热量传递;
第六步:纳米保护层的加工,将纳米材料层通过涂布的方式安装在石墨烯微片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擦拭的次数应大于五次,且软布的擦拭覆盖面积要大于工作人员的施力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可以防止灰尘落在模块结构的表面,从而不对后续的加工步骤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三步中,抛丸机可为滚筒式、链板式、转台式、台车式、鼠笼式和吊挂式抛丸机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平整化处理可为酸洗或者砂纸打磨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酸洗的材料为稀硫酸,且其物质的量浓度低于5mol/L。
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砂纸的材料为海绵砂纸,其规格为20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秦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