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低温变气速废弃物焚烧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7355.1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南;付亮亮;白丁荣;许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16;F23G5/20;F23G5/44;F23J15/02;F23J15/04;F23J15/06;F22B1/18;F23L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变气速 废弃物 焚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一种高低温变气速废弃物焚烧系统及其方法,涉及一种废弃物焚烧系统及其方法,系统依次连接的主燃室、低温低气速二燃室、高温高气速三燃室、余热利用装置、急冷装置和净化除尘装置,废弃物及系统一次风从主燃室加料口和进风口进入,不可燃、未燃尽以及燃烧后的灰渣与烟气一同进入二燃室;液体废弃物被喷入以调节二燃室温度且进行燃烧,粗渣及未熔融的盐颗粒从排渣装置排出,其余烟气进入三燃室;二次风和天然气或油类等辅助燃料被喷入以保证未燃颗粒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充分燃烧分解,细渣由除尘装置排出,经净化处理后的废气通过引风机排入大气。本发明解决了有毒有害物质高效分解和盐的不熔融对温度需求的矛盾;及时将粗颗粒灰渣在二次燃烧时排出,减轻了后续系统的负担;废弃物大部分是在贫氧状态下燃烧,有利于抑制NOX的生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物焚烧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低温变气速废弃物焚烧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蓬勃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在许多化工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半固体或浆状和液体废弃物,某些废弃物由于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对人类或其他生命体具有潜在的或现实的危害。尤其对于医药或农药等行业产生的高盐化工危废的危害性更加显著。因此,要降低这些危废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必须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目前针对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高含盐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一般用焚烧方法进行处理。然而在燃烧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按照国标《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的要求,危险废物焚烧需设置超过1100℃,停留时间超过2秒的二燃室,用以消除低温燃烧产生的大量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但是,在焚烧过程中,焚烧温度高会导致盐熔化(盐的熔点为800℃左右),熔融状的盐会渗透到焚烧炉的耐火材料中,对耐火材料造成严重腐蚀,导致耐火材料层层剥落损坏,大大减短耐火材料的寿命;此外,熔融盐及其它物质在高温焚烧下产生不溶物,会堵塞设备及系统,对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寻求能够解决有毒有害物质高效分解和盐的不熔融对温度需求的矛盾的办法。
中国专利ZL201310173363.0提出了一种含盐废水焚烧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改变以往用大量水急冷的方法,采用辐射散热器进行换热,有效降低烟气温度,并且通过燃煤机来提供高温烟气,克服用天然气燃烧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在整个系统中多处设置循环烟气管道,在回收热能的同时有效将烟气控制在适宜的温度,例如:防止含盐废水中的盐变成熔融状;进入多管除尘器和太棉高温除尘器的温度控制在600℃~650℃,有效提高除尘的效率。该技术虽然采用烟气作为含盐废弃物的燃烧介质,能将温度控制在800℃以内,但该方法系统复杂,也没有针对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措施,在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下,该方法无法实际应用。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兼顾有害物质高效分解和盐熔融问题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系统及方法,从而避免造成设备腐蚀,降低危险废物的处理成本,且能够实现能源的循环使用,节约能量利用效率,提高环保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温变气速废弃物焚烧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兼顾有害物质高效分解和盐熔融问题而提出的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系统及方法,在满足环保标准的情况下,解决盐熔融对系统设备的损耗问题。从而避免造成设备腐蚀,降低危险废物的处理成本,且能够实现能源的循环使用,节约能量利用效率,提高环保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7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