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个相同北斗设备的统一管理发送北斗短报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6486.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圆;周长军;隋超;王伟伟;胡晓迪;田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众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L4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微微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同 北斗 设备 统一管理 发送 报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相同北斗设备统一管理发送北斗短报文方法,计算机具备多个串口或扩展多个串口,各串口分别连接同样的北斗RDSS设备,各北斗RDSS设备具备有同样的串口连接配置要求,同样的北斗数据协议;各串口连接北斗RDSS设备的发送程序是各自独立管理,如图3所示,每个北斗RDSS设备的发送程序都有一个独立的待发送队列,各北斗RDSS设备的发送程序都从该独立的待发送队列取出一条队列头部的待发送北斗短报文,组合成该北斗RDSS设备要求的发送格式,调用串口发送接口发送给该串口连接的北斗RDSS设备,可同时灵活管理多个同样的北斗设备的RDSS北斗短报文的发送,扩充北斗短报文的发送频度,提高北斗短报文发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北斗通信节点。
背景技术
北斗服务站一般采用计算机(服务器或普通电脑等)用串行数据传输标准接口连接北斗数传机、北斗一体机、北斗指挥机等各北斗设备,根据厂家定义的接口协议与其连接北斗设备通信,应用RNSS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和RDSS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实现与其他北斗设备的短报文通讯等功能。
当前的北斗服务站直接用串行数据传输标准接口连接单个北斗设备,一台计算机通过配置该北斗设备指定的串口连接要求,并且实现该北斗设备的协议,即可与该北斗设备通信,提供该北斗设备的RNSS和RDSS服务。但是,由于一般民用北斗RDSS设备的北斗短报文仅支持一分钟发一条,因此需扩展连接多个同样的北斗设备,并且统一管理北斗短报文的发送,灵活扩充北斗短报文发送容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连同样北斗设备的统一管理发送北斗短报文的方法,可以实现北斗短报文更高频次的发送,扩充了北斗短报文的发送容量。
一种多个相同北斗设备统一管理发送北斗短报文的方法,为计算机配置多个串口,各串口分别连接同样的北斗设备;为每个北斗设备的发送程序配置一个独立的短报文待发送队列,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户请求发送开始,执行步骤b;
b.查询各北斗设备的待发送队列,执行步骤c;
c.判断各北斗设备的待发送队列里待发送短报文数量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d;如果不同,则执行步骤e;
d.比较各待发送队列下一次发送时间与当前时间差值:如果差值相同,则任选一个北斗设备,执行步骤f;如果差值不同,则选择差值最小的北斗设备,然后执行步骤f;
e.选择各北斗设备的待发送队列里待发送数量最少的北斗设备,然后执行步骤f;
f.将请求发送的北斗短报文插入到该北斗设备的待发送队列的尾部,执行步骤g;
g.计算此请求发送的北斗短报文的等待发送时间,将此次发送需等待的发送时间返回给用户。
较佳的,所述步骤g中等待发送时间的计算方法为:假设该北斗设备的待发送队列总长度n,判断该北斗设备下一次发送等待时长大于0,则该北斗设备下一次发送等待时长=该北斗设备下一次发送时间-当前时间;当该北斗设备下一次发送等待时长小于或者等于0,则此次等待发送时间=(n-1)×短报文发送固定间隔时长+该北斗设备下一次发送等待时长。
较佳的,各个北斗设备在发送各自待发送队列中短报文之前,采用该北斗设备指定的串口配置打开所在串口:
如果打开失败,则关闭该串口,休眠串口查询间隔时长,再尝试打开,直到打开该串口为止;则执行步骤c;
如果打开成功,则从待发送队列头部取出一条待发送的北斗短报文,调用串口发送接口发送北斗短报文。
较佳的,从待发送队列头部取出一条待发送的北斗短报文后,先判断短报文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发送该短报文;如果无效,休眠短报文有效等待时长,再继续从待发送队列头部取出一条待发送的北斗短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众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联合众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6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