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森林防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4904.X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令坤;肖姜;袁瑞鹏;王登鹏;陶俊波;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31/03;A62C37/00;B64D1/16;H02J7/35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智能 森林 防火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森林防火系统,包括智能控制主机和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与智能控制主机无线连接,智能控制主机与森林管理员电脑端、云端数据库相连;所述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光热双感系统和灭火系统;其中,无人机主体包括无人机本体、太阳能电池、支座,太阳能电池设于无人机本体顶部,支座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下部;所述光热双感系统包括烟感摄像仪、红外感应器,烟感摄像仪、红外感应器设于无人机本体四面;所述灭火系统设于无人机本体底部,灭火系统包括灭火器和灭火喷口,灭火器与灭火喷口贯通;通过本发明,该智能森林防火系统设计新颖,实用性强,安全度高,误判率低,社会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森林防火系统,属于智能安防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在森林防火监控方面,大多以人工巡视检测和瞭望塔检测为主,人工检测成本较低,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发生火灾时,巡视者亦有生命危险,瞭望塔检测避免的人工检测的麻烦,但其检测范围有限,且对瞭望塔之间的监测范围边缘地带,大部分瞭望塔仅采用摄像监测,精确度不高,即使部分采用了红外检测仪与摄像仪双重监测,对于距离较远的地方,也容易发生误判,对于人为燃火的误判防止也是目前森林监测系统最大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森林防火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森林防火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智能控制主机和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与智能控制主机无线连接,智能控制主机与森林管理员电脑端、云端数据库相连;
所述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光热双感系统和灭火系统;其中,无人机主体包括无人机本体、太阳能电池、支座,太阳能电池设于无人机本体顶部,支座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下部;所述光热双感系统包括烟感摄像仪、红外感应器,烟感摄像仪、红外感应器设于无人机本体四面;所述灭火系统设于无人机本体底部,灭火系统包括灭火器和灭火喷口,灭火器与灭火喷口连通;
使用时,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的红外感应器检测到疑似热源容易起火处时,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靠近热源使用烟感摄像仪进行近距离检查;
当发生火情时,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将火情信息传至智能控制主机、森林管理员电脑端,并保存至云端数据库;森林管理员通过森林管理员电脑端来控制位于起火点周围的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进行及时灭火,同时灭火数据会传至云端数据库;所有火情、灭火数据传至云端数据库以作以后预防和研究的依据;
灭火时,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通过设置于无人机本体底部的灭火系统进行灭火,灭火系统包括设于无人机本体下的灭火器喷口和置于无人机本体内部的灭火器,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控制火情或及时灭火。
所述灭火器喷口为旋转喷口,可结合烟感摄像仪满足各角度灭火。
所述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采用太阳能供电为和备用电池并行的供电方式。
所述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的数量可以为若干个,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之间与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之间无线连接,无人机之间共享情报,当火灾较大,一个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无法实施灭火时,通过若干个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一起灭火。
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森林防火系统,包括智能控制主机和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智能控制主机与森林管理员电脑端与云端数据库相连;森林防火专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光热双感系统和灭火系统。无人机主体包括无人机本体、设于无人机本体顶部的太阳能电池和支座。光热双感系统包括烟感摄像仪和红外感应器,所述烟感摄像仪和红外感应器设于无人机本体四面。灭火系统设于无人机本体底部,包括灭火器和灭火喷口。
智能控制主机与森林管理员电脑端与云端数据库相连,在发生火情时,可及时将信息传至森林管理员电脑端来进行及时灭火,所有火情、灭火数据会传至云端数据库以作以后预防和研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