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雾风扇及雾炮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74240.7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5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华;王海梅;张晓;张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科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卢楠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 风扇 雾炮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雾风扇及雾炮机,属于喷雾降尘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雾炮机能耗大、有效射程短、控制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的喷雾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喷嘴和水腔室,喷嘴和水腔室设置在风扇主体上;喷嘴与水腔室连通,水腔室内的水通过喷嘴能够喷射成水雾,且喷嘴的喷射方向与喷雾风扇的出风方向一致。本发明通过在风扇主体上设置喷嘴和水腔室,且喷雾方向与风扇产生的气流同向,水雾直接随气流向外喷射出去,形成具有涡量的旋转雾化场,雾化场与气流场的涡量叠加,能够减少能量损失,大幅度提高了水雾的射程,至少能够提高射程的35%~5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雾降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雾风扇及雾炮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突显出来,特别是粉尘污染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在采矿、建筑等生产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大量的粉尘不仅导致了空气质量的下降,同时还给现场施工的工人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
工地粉尘一般具有产尘突然、产尘地点密集复杂的特点,且随着施工的推进,产尘地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产尘初期,由于粉尘密度高、范围小,若及时采用高效的除尘技术进行降尘,能够迅速控制粉尘浓度,达到迅速降尘的目的,防止粉尘向四周逸散、扩大污染范围。
利用细小雾滴对粉尘的捕集作用来实现喷雾降尘的方法,是众多除尘方法之中最为便捷、高效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喷嘴产生的雾滴场只能对有限范围内的粉尘进行降尘,为了改善空气阻力对雾滴场范围的影响,出现了雾炮机等除尘设备,具体地,雾炮机通过利用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对雾滴进行长距离搬运,以扩大雾滴场的作用范围。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风机功率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雾炮的实际控制范围远不及标定射程。此外,现有的雾炮采用的是在导风筒出风口上的环形水管上布置喷嘴,气流从出风口(即环形水管中间)涌出时,气流和雾滴接触,使得雾化场与气流流场相叠加,然后在风机的风力推动下,将雾滴送至降尘点,实现降尘的目的。但是,在气流和雾滴相碰撞的过程中,会有大量能量被损耗掉,加之雾滴运移过程中空气的阻力作用,极大降低了雾炮的降尘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喷雾风扇及雾炮机,用以解决现有的雾炮机能耗大、有效射程短、控制范围小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雾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喷嘴和水腔室,喷嘴和水腔室设置在风扇主体上;喷嘴与水腔室连通,水腔室内的水通过喷嘴能够喷射成水雾,且喷嘴的喷射方向与喷雾风扇的出风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风扇主体包括若干个扇叶;
所述水腔室设置在风扇主体的中心位置,扇叶均匀分布在水腔室的周围;
所述喷嘴安装在扇叶上。
进一步,所述喷嘴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扇叶的正面,喷嘴的进水口位于扇叶的背面,喷嘴的进水口与所述水腔室连通。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炮机,包括导风筒以及位于导风筒内的上述的喷雾风扇、水仓室、电机和传动轴;
传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喷雾风扇连接;
传动轴贯穿水仓室,水仓室通过传动轴与喷雾风扇的水腔室连通。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与所述水仓室的仓壁旋转密封连接,水仓室相对所述导风筒静止。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内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水仓室相通,流体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水腔室相通。
进一步,位于所述水仓室内的所述传动轴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进水孔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水仓室与外界水源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科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科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压加热器的吊装装置
- 下一篇:双层顶通风隔热帐篷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