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阻滞穿刺注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3094.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郑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艇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阻滞 穿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阻滞穿刺注药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用于控制输液速度的输液控制装置,输液控制装置的一端设有用于穿刺皮肤、皮下组织并将药物注射至神经或筋膜间隙周围的穿刺针;套于穿刺针外可拆卸的套管,用来储存药液、并提供恒定输出速度的恒速输液装置;设置在恒速输液装置与输液控制装置之间、并将两者导通的输液管。如此,该装置操作简单,单人即可完成注射局麻药的操作,且可以随时控制注射局麻药的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过程繁琐,不易控制注射药物的剂量以及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神经阻滞穿刺注药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周围神经阻滞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麻醉技术,它通过在周围神经及神经末梢附近注入一定剂量的局麻药达到麻醉效果。同时,它也经常作为多模式镇痛的一部分,经常与其他镇痛药物及镇痛方法联合应用控制患者的疼痛。
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目前用于神经阻滞麻醉的穿刺装置仍存在其不足之处。现阶段,神经阻滞的操作大多为两个人完成,一人负责手持穿刺针进行穿刺,待穿刺针进至目标区域,另一人负责推注局麻药进行阻滞。但双人操作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操作过程相对繁琐;2.注药过程并非由穿刺者本人完成,一方面无法使穿刺针和注药过程紧密配合,另一方面穿刺者本人无法感受是否存在高张力注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神经内注射等风险。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神经阻滞麻醉单人操作比较繁琐的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阻滞穿刺注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过程繁琐,不易控制注射药物的剂量以及速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神经阻滞穿刺注药装置包括:
用于控制输液速度的输液控制装置,所述输液控制装置的一端设有用于穿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并将药物注射至神经周围或者筋膜间隙的穿刺针;
套于所述穿刺针外且可拆卸的套管;
用来储存药液、并提供恒定的输出速度的恒速输液装置;
设置在所述恒速输液装置与所述输液控制装置之间、并将两者导通的输液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控制装置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液管和所述穿刺针相连通,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具有槽底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相互垂直且相交,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的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输液控制装置还包括防止液体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流出的密封装置;当所述第一柱体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贯穿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交位置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裸露在所述第一凹槽外,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第一柱体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贯穿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且与所述第一通孔不相通,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艇,未经郑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3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