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孔石墨烯的杀菌抑菌除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2464.4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唐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一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鼎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5 | 代理人: | 何晓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孔 石墨 杀菌 除臭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孔石墨烯的杀菌抑菌除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除臭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多孔石墨烯80‑100份、聚乳酸50‑60份、纳米蒙脱土1‑3份、纳米活性炭5‑10份、纳米氧化锌5‑1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0‑15份、富里酸3‑5份、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1‑2份、聚氧化乙烯烷基酚醚1‑2份、中药杀菌抑菌成分5‑10份、海藻酸钠12‑16份、柠檬酸0.1‑1份、羧甲基壳聚糖10‑15份、水100‑150份,本发明杀菌抑菌除臭材料具有极佳的除臭效果和杀菌抑菌效果而且短时间内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臭味物质的浓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且短时间内杀菌效率高,菌8h杀菌率达到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孔石墨烯的杀菌抑菌除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常有许多不良的气味,这些异味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甚至有些异味是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人和动物吸收后会危害健康。为了提高生活环境,使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清洁,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去除环境中的不良气味。
目前除臭方法主要为以下三种类型:物理除臭、化学除臭、生物除臭。物理除臭是通过采用吸附性能优异的吸附剂将恶臭分子吸附到多孔介质中达到除臭的目的或者利用天然芳香物质来掩蔽恶臭味以减轻恶臭。化学除臭是利用利用氧化、还原分解、中和反应、加成反应、缩合反应、离子交换反应等将产生的恶臭物质变为无臭物质从而消除臭气。生物除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将恶臭物质进行降解对固、液相中恶臭逸出可起到抑制作用,但对已散发出的恶臭难以发挥作用且能够利用的菌种有限,但是这些方法都离不开除臭材料的使用,除臭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吸附性除臭剂、掩蔽除臭剂、化学除臭剂和微生物除臭剂,目前主要使用的主要是吸附性除臭剂和掩蔽除臭剂,吸附性除臭剂是采用具有优异吸附能力的物质利用分子间范德华力将恶臭分子吸附于多孔性物质中的除臭方法,除臭剂比表面大、空容大,通常能吸附减少空气中恶臭浓度以达到除臭的目的,掩蔽除臭剂是用天然芳香油、香料等物质掩蔽恶臭。主要针对很多难以去除的臭味或者除臭比较麻烦的环境,按比例混合几种有气位的气体,以减轻恶臭,但是现有的除臭材料材料功能单一,不具有杀菌抑菌功能,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市场的功能需求。
中国专利CN 108722099 A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环保型除臭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荷叶6-18份、蒲公英提取物3-9份、芦蒿提取物3-11份、山苍子7-22份、单面针16-38份、穿心莲5-15份、去离子水30-50份。该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环保型除臭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环保型除臭剂具有良好的抑菌和除臭效果,能够有效减少臭气的含量,尤其对硫化氢的去除效果显著;同时,由于有效成分全部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对操作人员无任何毒副作用,健康环保,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仅仅通过荷叶、蒲公英提取物、芦蒿提取物、山苍子、单面针、穿心莲的遮盖性能来进行除臭,效果并不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孔石墨烯的杀菌抑菌除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多孔石墨烯的杀菌抑菌除臭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
多孔石墨烯80-100份、聚乳酸50-60份、纳米蒙脱土1-3份、纳米活性炭5-10份、纳米氧化锌5-1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0-15份、富里酸3-5份、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1-2份、聚氧化乙烯烷基酚醚1-2份、中药杀菌抑菌成分5-10份、海藻酸钠12-16份、柠檬酸0.1-1份、羧甲基壳聚糖10-15份、水100-150份。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一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一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2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