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电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2320.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6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电热 | ||
1.一种用于电采暖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绝缘结构的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贴合的片状发热材料,所述片状发热材料具有位于其两相对侧边处平行排布的外接电极,所述壳体被配置有电荷泄放通路以泄放所述片状发热材料产生的感应电荷,所述壳体采用绝缘材质以定义所述绝缘结构,所述电荷泄放通路包括至少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表面的导电层,或者,所述壳体为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用于泄放所述片状发热材料产生的感应电荷,所述金属壳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置有绝缘层以定义所述绝缘结构;
以及,设置于所述片状发热材料背离所述壳体一侧的保温层,所述模块化电热板还配置有时间控温模式的温控器;
卡扣结构,任意两个所述模块化电热板之间通过所述卡扣结构进行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阻燃塑料壳体;和/或,所述壳体的材质选自PP、ABS、PVC、PA、PPS、PEEK及其改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和/或,所述壳体的厚度为0.5~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制作工艺选自挤出成型、模压、模具注塑、3D打印中的一种;和/或,所述壳体的导热率为0.02~20w/mk,收缩率为0.01~2%;和/或,所述壳体的阻燃等级大于B1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采用胶合方式与所述壳体贴合;和/或,所述导电层选自铜箔、铝箔中的一种或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发热材料为石墨烯电热膜、碳纳米管电热膜、碳纤维电热膜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片状发热材料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密封胶层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采用冷板、不锈钢板、铝板中的一种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层背离所述片状发热材料一侧的反射膜;和/或,所述保温层选自聚氨酯板、苯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中的一种;和/或,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0mm~30mm;和/或,所述保温层的阻燃等级为B1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片状发热材料与所述壳体之间;和/或,所述温控器开启时间为2min、关闭时间为5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电热板还包括连接片状发热材料的火线、零线、桥接线,所述火线、零线、桥接线端子分别在线束两端设置有公母接头,任意两个所述模块化电热板之间通过配合的所述公母接头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零线、桥接线的线径为0.75~2mm;和/或,所述零线与片状发热材料连接的通路中设置有过热保护模块;和/或,所述温控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桥接线控制多个并联的所述模块化电热板中的任意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发热材料的两侧电极分别与所述火线、零线并联;和/或,所述桥接线位于所述模块化电热板的两侧;和/或,所述火线与所述片状发热材料之间串联有PTC效应电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块化电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TC效应电阻的启动温度为100~150℃;和/或,所述PTC效应电阻通过导热硅胶与所述片状发热材料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23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