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爬楼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0433.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华 |
主分类号: | B62B5/02 | 分类号: | B62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爬楼车 | ||
本发明适用于爬楼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爬楼车,包括车轮组件,安装在车架上,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车轮;桥板,数量为两个,处于车轮的行走路径上,用于在车轮组件处于相邻两级台阶上时由桥板行走机构驱动交替铺在相邻的两级台阶上,形成桥状结构,使所述车轮在桥板上滚动运动,所述桥板由桥板折叠机构带动展开或收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通过台阶或者楼梯时,利用桥板与台阶接触,桥板交替铺在相邻的两级台阶上,形成桥状结构,车轮不与台阶接触,在桥板上滚动行走,很好的解决了负载不均衡,以及车子不稳定的问题,使上下楼梯变得简便、轻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爬楼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爬楼车。
背景技术
现有爬楼车由两组车轮组成,每组车轮以星形的方式再安装有三个车轮,三个星型安装的车轮轮流接触台阶,并逐级在楼梯上爬行。这种爬楼车有两个不好的问题,一是负载每个时段严重不均匀,时大时小,大的时候极大,拖动时极其艰难,即使动力推动也需要极大的动力;二是这种爬楼车在上下楼梯时,不是平缓行走,而是时高时低,很不稳定;如果是人坐在这种车上,则舒适性极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楼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依靠车轮轮流接触台阶进行爬楼导致负载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爬楼车,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包括:
车轮;
桥板,数量为两个,处于车轮的行走路径上,用于在车轮组件处于相邻两级台阶上时由桥板行走机构驱动交替铺在相邻的两级台阶上,形成桥状结构,使所述车轮在桥板上滚动运动,所述桥板由桥板折叠机构带动展开或收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桥板行走机构包括丝杆和滑行支架,所述丝杆安装在车架上,所述滑行支架与所述丝杆形成螺旋副传动,所述桥板通过所述桥板折叠机构安装在所述滑行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架上还安装有与所述丝杆平行的若干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滑行支架滑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桥板折叠机构包括上收桥马达、收桥支架和下收桥马达,其中,所述收桥支架与滑行支架的自由端位置铰接,上收桥马达安装在所述滑行支架上,用于带动所述收桥支架相对于所述滑行支架转动,所述桥板铰接安装在所述收桥支架上,所述收桥支架上还安装有下收桥马达,用于带动所述桥板相对于所述收桥支架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行支架上的台阶检测传感器,所述台阶检测传感器处于车轮组件的前后侧位置处,用于检测所述车轮组件在距离下一级台阶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通过台阶或者楼梯时,利用桥板与台阶接触,桥板交替铺在相邻的两级台阶上,形成桥状结构,车轮不与台阶接触,在桥板上滚动行走,很好的解决了负载不均衡,以及车子不稳定的问题,使上下楼梯变得简便、轻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爬楼车中车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爬楼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爬楼车中桥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车架、2-车轮组件、3-桥板折叠机构、301-上收桥马达、302-收桥支架、303-下收桥马达、4-桥板行走机构、401-滑行马达、402-滑杆、403-丝杆、404-滑行支架、5-车轮、6-台阶检测传感器、7-桥板、701-左桥板、702-右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华,未经刘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