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建筑项目场景式存证不可篡改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8112.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5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宋飞虎;叶青;余涵;何联涛;袁婷;周智敏;房少君;巫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信筑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8 | 代理人: | 尚继栋;师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建筑 项目 场景 式存证 不可 篡改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筑项目场景式存证不可篡改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进行权限划分和用户认证;步骤2,将操作现场的硬件装置接入区块链;步骤3,预定义关于工程中项目、任务、日志、问题流程的各项初始参数,初始化建筑工程流程到智能合约中;步骤4,通过移动设备或移动软件对表征操作现场的情况的数据进行数据录入操作;步骤5,数据验证与上链。还公开了相应的系统、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保证用户在特定时间段内,依据权限在特定场景里,以不可篡改的方式按项目要求实时、真实地存储、记录信息;同时利用区块链可追溯的特性,可以回顾用户数据上传的情况,评估工程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区块链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筑项目场景式存证不可篡改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被广泛认为是分布式数据存储,可作为资产注册和交易执行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与可追溯特性得到业界的肯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各行各业正在积极从区块链技术中寻找方案,以解决行业痛点。
当前的技术方案里,密码学相关的安全技术在整个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是必然的,区块链技术大量依赖了密码学和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密码学和安全领域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十分繁杂,主要包括Hash算法与数字摘要、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数字证书、PKI体系、Merkle树、布隆过滤器、同态加密等。目前常见的Hash算法包括MD5和SHA系列算法,也有一些Hash算法不是计算敏感型的,例如scrypt算法,计算过程需要大量的内存资源,节点不能通过简单增加更多CPU来获得Hash性能的提升,从而经常用于避免算力攻击的场景。数字摘要是对数字内容进行Hash运算,获取唯一的摘要值来指代原始完善的数字内容,利用Hash函数的抗碰撞性特点,数字摘要可以解决确保内容未被篡改过的问题。从网站下载软件或文件时,有时会提供一个相应的数字摘要值。用户下载原始文件后可以在本地自行计算摘要值,并与提供的摘要值进行比对,可检查文件内容是否被篡改过。
现代加解密系统的典型组件一般包括:加解密算法、加密密钥、解密密钥。其中,加解密算法自身是固定不变的,并且一般是公开可见的;密钥则是最关键的信息,需要安全地保存起来,甚至通过特殊硬件进行保护。对于同一种算法,密钥需要按照特定算法每次加密前随机生成,长度越长,则加密强度越大。并非所有加密算法的安全性都可以从数学上得到证明,公认的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和实现往往经过长时间各方面充分实践论证后,才被大家所认可,但这也不代表其绝对不存在漏洞,实际上,密码学实现的安全往往是通过算法所依赖的数学问题来提供,而并非通过对算法的实现过程进行保密,因此仍然无法保证数据在上链之前的可信度验证,即无法保证数据源是否真实可信,上链之后的数据可以通过密码学方法保证数据不可更改,但却无法保证“第一手数据”的来源是否真实可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内容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建筑项目场景式存证不可篡改方法和系统、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建筑项目场景式存证不可篡改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进行用户操作权限的划分、用户的身份认证以及硬件装置的功能权限设置;步骤2,将操作现场内的所述硬件装置接入区块链,并且所述硬件装置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运行,用于实时参与所述区块链的网络交易并实时将代表所述用户的身份认证的信息传送到所述区块链中,所述硬件装置内部设置有软件执行模块,能够实现传统项目施工中现场监督、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步骤3,预定义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所述建筑项目的任务、日志、问题流程的各项初始参数,从而将所述建筑项目初始化,其中所述各项初始参数包括依据所述建筑项目的项目周期而引入的项目全计划流程以及项目任务要求数据,所述各项初始参数在后续数据上链中作为数据验证、任务验证的验证条件;步骤4,通过移动设备或移动软件对表征所述操作现场的情况的数据进行数据录入操作,其中所述数据录入操作是经过加密的;步骤5,将所述数据传送到所述区块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信筑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信筑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8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