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718.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2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帆;冷聪;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6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检测 识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装置、壳体、踏板和数据处理模块,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有高清摄像头和液晶显示屏,壳体的顶端面中段位置开设有矩形缺口,高清摄像头通过转动销轴转动设置在矩形缺口内腔左右两端面之间,且高清摄像头可围绕矩形缺口内腔前后翻转,壳体的内腔右端顶部设有伺服电机,人脸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口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连接,踏板的顶端面内嵌有压力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有继电器,继电器通过导线与人脸识别装置连接。本发明更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身高度人员进行精准人脸识别操作,提高识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适应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安装固定在某处不能够灵活移动,如当用户的身高不同时,则需要用户去适应人脸识别仪的高度,导致使用不方便,且因为高度差不容易识别出正确的结果,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所以这里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的人脸检测与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装置、壳体、踏板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壳体的内腔为中空结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有高清摄像头和液晶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内腔右端顶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口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踏板的顶端面内嵌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的顶端面与踏板的顶端面齐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口与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通过导线与人脸识别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面底部均水平设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尖端均开设有沉降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面中段位置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高清摄像头通过转动销轴转动设置在矩形缺口内腔左右两端面之间,且高清摄像头可围绕矩形缺口内腔前后翻转。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动力轴转动贯穿壳体的内腔侧壁,且与右侧转动销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内嵌于壳体的前端面底部,且与壳体前端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有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信号输入端口双向连接有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踏板安装于待人脸识别区域的地面,所述踏板呈圆形结构,且顶端面边缘位置内嵌有呈环形结构分布的荧光圈。
优选的,S1、先对整个壳体固定安装在待安装位置,同时,将踏板填埋在待安装位置地面上;
S2、初始状态下,人脸识别装置控制伺服电机带动转动销轴反转,使得高清摄像头的镜头垂直向下,以免不使用时,镜头落灰,不使用时,压力传感器感应不到有待识别人员站立在踏板上端面,数据处理模块则控制继电器断开人脸识别装置的电路,使得人脸识别装置不工作,节省电力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凭据安全服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车货匹配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