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压管在线疏通及防堵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7311.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袁育斌;陈一欢;董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0 | 分类号: | G01L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压管 在线 疏通 堵塞 方法 | ||
一种导压管在线疏通及防堵塞的方法,属检测领域。在原有的冷却水主管道上的压力变送器及压力表的导压管上,增设三个两位三通电磁阀、两个手动排放阀及相应的连通管路;通过对相关阀门的切换、操作,在确保压力变送器连续不间断的在线检测冷却水主管道压力值数据的前提下,能够随时对压力变送器和压力表的导压管进行在线式、不停机的清理、疏通,并能可靠预防导压管的堵塞,可避免设备运行参数的误报警、误停车故障的发生。可广泛用于各种压力变送器及压力表的导压管的运行维护和日常检修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仪表检测用的导压管的在线疏通及防堵塞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要使用到冷却水,用来冷却生产设备或工艺介质,从而起到保护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冷却水管道内的压力进行监控,以保障正常生产要求的压力参数。
参见图1中所示,氮压机是将低压氮气压缩升压到用户所需要的压力,并输送给用户使用的设备。低压氮气经1级叶轮压缩后至1级冷却器冷却,送往下一级叶轮再压缩并冷却,直到经过3次压缩、3次冷却后,低压氮气升压为高压氮气。冷却器的作用是将循环冷却水(简称冷却水)在与氮气隔离的状态下实现换热,循环冷却水经冷却器后回到冷却水槽。
为了达到所需的换热效果,冷却水的供水压力必须达到设计值,以防止压缩机过热损坏,因此必须对冷却水供水压力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压缩机的级间冷却器所需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其供水管道内的水压检测尤为重要。
参见图2中所示,通常循环供水管道(简称供水管道)内的水压力的检测是通过现场冷却水主管道上的取样孔、根部短管、采样一次阀V1、导压管G1、采样二次阀V2,将冷却水主管道的水压引导至压力变送器PB,压力变送器将检测到的压力值通过电信号远传至中控室的DCS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又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进行监控,该信号参与生产设备即压缩机的启动条件联锁及故障“跳机”(故障停机的习惯称谓)联锁。
同时,为方便巡查人员在现场能直接观察到冷却水主管道内冷却水的压力,还在现场设计配备了压力表P,通过另一路取样孔、根部短管、采样一次阀V3、导压管G2、采样二次阀V4,将冷却水主管道的水压引导至压力表,该压力值仅作为现场的一次指示用,不参与到生产过程的控制中。
上述的压力变送器PB和压力表P,以及相对应的管路和阀门,整体上构成一个压力检测取样装置(简称测压回路)。
由该压力检测取样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将冷却水主管道的水压引至压力变送器、压力表之间的导压采样管路(简称采样管路)及其附件里的介质(即水)是不流通的,采样管路内长期沉积的杂质将形成淤泥、水垢,最终会导致采样管路被堵塞。
采样管路被堵塞后,造成冷却水主管道的压力无法正常传递到压力变送器及压力表内;其中压力变送器的采样管路被堵塞,将致使压力变送器无法检测到正确的冷却水主管道水压力信号。
例如,冷却水主管道内水压力的实际值是正常的,由于采样管路被堵塞后,压力变送器检测到的水压力检测值(简称检测值)会低于实际值,当这个错误的“水压力检测值”低于DCS控制系统设置的跳机联锁值时,DCS会输出“跳机”指令,联锁误动作,造成压缩机“跳机”。
同样,当冷却水主管道内的实际水压低于正常设定值,而压力变送器检测到的检测值大于冷却水主管道内水压的实际值时,则失去了对压缩机应有的联锁保护,压缩机因缺少冷却水,会对机组造成设备损伤。
因此,只有保障压力变送器的导压管路通畅,确保冷却水管道压力信号的正常传递,相对应的测压回路才能正常工作,检测到真实的冷却水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