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同步以太网的多路音频拾音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6532.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华;陈华锋;李兵;任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9/10 | 分类号: | H04L49/10;H04Q1/10;H04J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地址: | 314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同步 以太网 音频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拾音器,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以太网的多路音频拾音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一个同步周期的N个时间片内,交换机依次向N路音频采集端发送同步信元,其中,每一个时间片内向一路音频采集端发送对应该音频采集端的同步信元,该同步信元包含同步时钟信息和上一同步周期接收到的对应该音频采集端的音频数据中音频信号的信噪比;每路音频采集端接收到对应本路的同步信元时,将缓存的音频数据打包发送至交换机,根据该同步时钟校准本地时钟,及根据该信噪比在之后的音频采集中对预设频率段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处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解决了多路音频数据同步传输的问题,且传输时延低,满足音频信号实时性要求高的传输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拾音器,特别涉及基于同步以太网的多路音频拾音技术。
背景技术
拾音器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教学、录播教学、远程互动会议等场合。
现有的多路音频拾音和音频数据传输方式中,通过模拟麦克风采集经过信号放大后采用音频电缆(卡农头音频线)传输的方式,虽然传输时延低,但受多路音频拾音时延不同和距离传输音频信号衰减快的影响,不利于多路音频信号合成、增强、定向拾音等处理;而通过数字麦克风采集经过以太网传输的方式,虽然传输距离远、线路部署简单,但由于以太网传输会存在网络拥堵、时延抖动大等问题,不适合本地扩音等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同步以太网的多路音频拾音方法和系统,解决了多路音频传输时的网络拥堵和时延抖动的问题,同时有效地提高了音频数据的传输速度,减小了传输时延。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以太网的多路音频拾音方法,所述同步以太网包括交换机和N路音频采集端,N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在一个同步周期的N个时间片内,所述交换机依次向所述N路音频采集端发送同步信元,其中,每一个时间片内向一路音频采集端发送对应该音频采集端的同步信元,所述同步信元包含同步时钟信息和上一同步周期接收到的对应该音频采集端的音频数据中音频信号的信噪比;
所述N路音频采集端中的每路音频采集端接收到对应本路音频采集端的所述同步信元时,执行以下操作:
将缓存的音频数据打包发送至所述交换机;
根据所述同步时钟校准本地时钟;
根据所述信噪比在之后的音频采集中对预设频率段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处理。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同步时钟校准本地时钟,进一步包括:
根据当前同步周期和上一同步周期接收到所述同步信元的时延间隔,计算所述同步时钟和本地时钟的时间偏差;
若所述时间偏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将本地时钟校准为所述同步时钟。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噪比在之后的音频采集中对预设频率段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处理,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信噪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在之后的音频采集中将预设频段信号增大调节至预设幅度。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N路音频采集端中的每路音频采集端接收到对应本路音频采集端的所述同步信元之前,还包括:
所述每路音频采集端将采集到的音频数据缓存至输入缓存区;
当所述输入缓存区的数据内存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时,将所述输入缓存区中的所述音频数据移至所述输出缓存区;
所述将缓存的音频数据打包发送至所述交换机,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输出缓存区的所述音频数据打包发送至所述交换机。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将缓存的音频数据打包发送至所述交换机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