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全面屏的无感支付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6004.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越;晏成;凌涛;姚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K9/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于鹏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全面 支付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适用于全面屏的无感支付方法,接收由外部对象返回的检测光束,并将检测光束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取外部对象的人脸图像;将获取的外部对象的人脸图像与电子设备从云端数据库抓取的特征人脸图像进行比对,其中,特征人脸图像为基于外部对象相对应的预存在云端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当比对成功,则完成支付操作。该方法能够快速、精准、安全完成支付操作。本公开还提出了适用于全面屏的无感支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硬件与移动支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适用于全面屏的无感支付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动态支付装置需要使用者携带手机完成主动扫描二维码或者被动扫描二维码的一系列操作。若使用者不带手机的情况下,或者手机没有电量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支付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适用于全面屏的无感支付方法和装置,能够快速、精准、安全完成支付操作。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适用于全面屏的无感支付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3D结构光深度摄像头、屏幕与屏下感测模组,所述屏下感测模组包括显示单元、显示驱动电路、背光光源驱动电路、接收单元以及通讯支付单元,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由外部对象返回的检测光束,并将所述检测光束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取所述外部对象的人脸图像;将获取的所述外部对象的人脸图像与所述电子设备从云端数据库抓取的特征人脸图像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特征人脸图像为基于所述外部对象相对应的预存在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当比对成功,则完成支付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比对成功时,接收并填写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待填完整的手机号码,其中,所述手机号码为基于所述外部对象预先绑定第三方付款通道的手机号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获取到的人脸图像,确定所述屏幕的目标显示状态;其中,所述目标显示状态为按照预设显示角度显示;控制所述屏幕按照所述目标显示状态进行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获取到的人脸图像,确定所述屏幕的目标显示状态包括:根据识别得到的所述人脸图像,确定人脸参考方向;根据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所述人脸参考方向在屏幕上的投影与屏幕坐标系中的目标坐标轴之间的角度关系,确定所述屏幕的目标显示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坐标系的中心与屏幕的中心相同,所述屏幕坐标系包括与屏幕的长度方向平行的x轴以及与屏幕的宽度方向平行的y轴,所述目标坐标轴为x轴或y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与背光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所述背光单元包括背光光源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光光源包括第一组发光子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子单元,所述第一组发光子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子单元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侧方,用于发出可见光束,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下方,用于转换所述第一组发光子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子单元发出的可见光束为均匀的面光源、并提供转换后的可见光束给所述显示面板以实现图像显示;显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显示相应的图像;背光光源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组发光单元和第二组发光单元发出可见光束;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外部对象返回的检测光束,并将所述检测光束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以获取所述外部对象的人脸图像;通讯支付单元,用于基于校验后的所述人脸图像通过第三方付款通道完成支付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比对不成功时,接收并填写所述电子设备显示的注册信息;提交后的所述注册信息被判断已存在时,所述电子设备闪烁指示灯完成提醒操作。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6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