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压气体轴承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63114.1 | 申请日: | 2019-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军;李长林;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 主分类号: | F16C17/02 | 分类号: | F16C17/02;F16C3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汪海琴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气 轴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压气体轴承,包括轴承套及分布于轴承套内侧的多组箔片组;轴承套内壁上沿周向分布有多个固定位,每组箔片组均包括第一箔片及第二箔片,每一个第一箔片的第一固定端固定于其中一个固定位上,并自固定位周向延伸至下两个固定位之间,且其第一自由端搭接于下一个第一箔片上;每一个第二箔片设于轴承套与上一个第一箔片之间,第二箔片的第二固定端与对应的第一固定端固定于同一固定位上,并自固定位沿与第一箔片相反的方向周向延伸至固定位与上一个固定位之间,其第二自由端支承于上一个第一箔片下。本申请的动压气体轴承通过第二箔片的设置,增加了第一箔片的支承点,提高了动压气体轴承的阻尼特性、运行时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轴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动压气体轴承。
背景技术
气体轴承可分为静压气体轴承与动压气体轴承两大类。相较于静压气体轴承,动压气体轴承不需要额外提供高压气源,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因此动压气体轴承在微型燃气轮机、微型涡喷发动机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动压气体轴承与转子之间存在楔形间隙或其他特殊形式的间隙,当转子旋转时,该间隙中产生气体动压力。动压气体轴承包括轴承套,轴承套内一般具有弹性支承结构例如箔片结构,以提高转子系统的稳定性,且在承受不稳定载荷时,箔片结构由于变形而产生相对滑动从而产生库伦摩擦。箔片结构能够承受垂直于轴线的不同方向上的载荷,但由于箔片结构的抗弯刚度较小,因此其承载刚度较小,影响整个动压气体轴承工作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压气体轴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压气体轴承内的箔片结构承载刚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动压气体轴承,动压气体轴承,包括轴承套及分布于所述轴承套内侧的多组箔片组;所述轴承套的内壁上沿周向分布有多个固定位,所述固定位的数量与所述箔片组的数量相等;每组所述箔片组均包括第一箔片及第二箔片,所述第一箔片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箔片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每一个所述第一箔片的第一固定端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位上,并自所述固定位周向延伸至下两个固定位之间,且其第一自由端搭接于下一个所述第一箔片上;每一个所述第二箔片设于所述轴承套与上一个第一箔片之间,所述第二箔片的第二固定端与对应的第一固定端固定于同一所述固定位上,并自所述固定位沿与第一箔片相反的方向周向延伸至所述固定位与上一个所述固定位之间,且其第二自由端支承于上一个第一箔片下。
可选地,所述第一箔片与上一个第一箔片之间抵接有第一支承点,所述第一箔片与下一个所述第二箔片之间抵接有第二支承点,所述第一箔片与下一个第一箔片抵接有第三支承点;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点位于所述第一支承点与所述第三支承点之间;
或者,所述第一支承点位于所述第二支承点与所述第三支承点之间。
可选地,相邻两所述固定位之间具有第一周向距离,所述第一箔片覆盖1.35~1.75倍的第一周向距离;所述第二箔片覆盖0.35~0.75倍的第一周向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箔片覆盖1.5倍的第一周向距离;所述第二箔片覆盖0.5倍的第一周向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箔片为圆弧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箔片的内径及外径均大于所述轴承套内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箔片在中部弯折并形成有内台阶和外台阶,所述内台阶的高度和所述外台阶的高度均与所述第一箔片的厚度相适配,上一个所述第一箔片的第一自由端止挡于所述外台阶,且下一个第二箔片的第二自由端止挡于所述内台阶。
可选地,所述固定位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固定端延伸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固定端延伸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及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卡设于所述卡槽中,并通过塞块卡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3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