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储能电池模组的烟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0868.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尚德华;刘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豫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M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贾彦虹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模组 烟雾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模组的烟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烟雾检测装置由模组上外壳、模组下外壳、光纤解调器、绝缘板、上隔板支架、顶部隔板、光纤传感器、电芯、电芯防爆阀、电芯正负极柱、电芯连接块、底部托盘和机械螺钉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独立的储能电池模组进行实时监测。直接在电池模组内部进行集成设计,运用光纤烟雾传感器对电芯防爆阀附近的气流进行监测。光纤具有很强的抗信号干扰性能,耐用性好,光纤测量可以在高温、高电压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具有灵敏、精确的监测功能。此方法不仅增加了储能电池模组的监测规模,也提高了气体泄漏的监测效率,大幅减少因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导致的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雾监测方法,具体为一种用于储能电池模组的烟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储能集装箱领域,针对储能电池模组提出的烟雾监测方案,主要是在电池模组外部与集装箱内部之间的空间,通过安装一定数量的烟雾传感器对整个集装箱内部环境进行监测。
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磷酸铁锂电池有着能量密度大、循环次数多、质量轻且有较高性能等优势,已经逐渐成为电化学储能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储能项目之中。但磷酸铁锂电池在正常工作时,由于内部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很多气体,其中就包括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现有技术方案,由于烟雾传感器数量少,无法实现大范围的监测功能;由于传感器本身距离电池模组较远,且其监测信号也容易受到电磁环境的干扰,导致无法实时、有效的检测到相应气体的泄露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储能电池模组的烟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储能电池模组的烟雾检测装置,包括烟雾检测装置;所述烟雾检测装置由模组上外壳、模组下外壳、光纤解调器、绝缘板、上隔板支架、顶部隔板、光纤传感器、电芯、电芯防爆阀、电芯正负极柱、电芯连接块、底部托盘和机械螺钉构成,所述模组上外壳和模组下外壳构成该烟雾检查装置的壳体结构,且所述模组上外壳通过机械螺钉与模组下外壳组装固定在一起,所述模组下外壳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光纤解调器,所述模组下外壳内安置有电芯,且所述电芯安放在底部托盘上,所述底部托盘通过螺栓与模组下外壳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芯的上方放置有顶部隔板,所述电芯的上端连接有电芯防爆阀和电芯正负极柱,所述顶部隔板上嵌有光纤传感器,且所述光纤传感器与光纤解调器进行光电连接,所述电芯正负极柱之间通过电芯连接块进行连接,所述模组上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隔板支架,且所述模组上外壳与上隔板支架之间设有绝缘板,且所述上隔板支架位于光纤传感器的正上方;
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需要将底部托盘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电池模组的下外壳进行固定;
步骤二、然后将磷酸铁锂电芯逐一放入底部托盘的凹槽中,再放置顶部隔板于电芯上方,顶部隔板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电芯的相对固定,以保证相邻电芯互相之间不会接触;
步骤三、根据相应的电芯尺寸进行槽孔的设计,使得电芯的电芯正负极柱和电芯防爆阀完全暴露出来,然后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电芯连接块与电芯正负极柱,实现电芯之间的串并联连接;
步骤四、将光纤传感器的光纤部分通过嵌入放置的方式在顶部隔板上,对应各个电芯防爆阀的位置,当电芯发生气体泄漏情况时,电芯防爆阀附近能最先监测到泄漏的气体;
步骤五、然后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上隔板支架与模组上外壳固定,此时上隔板支架正好在光纤的正上方,亦可实现光纤位置的相对固定;
步骤六、然后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光纤解调器与模组下外壳固定,再将光纤接入光纤解调器,完成相应电气部分的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豫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豫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