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特征检测系统、门锁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0809.4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朋;区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20 | 分类号: | G01V8/20;G01V8/10;G01S17/08;G07C9/37;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特征 检测 系统 门锁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特征检测系统,包括接近感应单元、控制单元和检测模组。接近感应单元包括发射器,用于发射第一检测光束,当外部对象位于第一检测范围内时,所述第一检测光束到达外部对象并返回;和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对象返回的第一检测光束并对应产生第一距离信号。控制单元和所述接近感应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距离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距离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检测模组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检测模组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发射第二检测光束,所述第二检测光束用于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检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实现生物特征检测的生物特征检测系统、门锁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品使用生物特征检测系统作为身份验证和安全性检测。例如,目前出现了采用指纹或人脸检测的智能门锁,通过检测用户的指纹或人脸特征后进行识别、比对,在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才会开锁。相比传统的机械式门锁,具有生物特征检测功能的智能门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然而,作为电子设备,生物特征检测功能长时间开启较为费电,而智能门锁通常使用电池进行供电,如果生物特征检测功能在没有人接近门锁时也保持开启,会造成电池电量的浪费。不仅仅是智能门锁,对于其他采用生物特征检测作为身份验证的产品,例如汽车、门禁等,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问题的生物特征检测系统、门锁和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检测系统,包括:
接近感应单元,其包括:
发射器,用于发射第一检测光束,当外部对象位于第一检测范围内时,所述第一检测光束到达外部对象并返回;和
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对象返回的第一检测光束并对应产生第一距离信号;
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距离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第一检测信号;
控制单元,和所述接近感应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检测模组,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检测模组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发射第二检测光束,所述第二检测光束用于外部对象的生物特征检测。
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封装在同一个芯片,或所述接收器和发射器封装在不同的芯片。
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接近感应单元通过总线接口连接,所述总线接口为I2C总线接口或SPI总线接口。
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感测器,所述感测器连接所述接近感应单元或所述感测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感测器用于感测在第二检测范围内的外部对象自身释放的生物信号并产生第二距离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第二距离信号并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到所述检测模组,所述检测模组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并停止发射所述第二检测光束。
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第二距离信号并发送第三控制信号到所述接近感应单元,所述接近感应单元接收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并停止发射第一检测光束。
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范围为距离所述生物特征检测系统0.2米至1米之间,所述第二检测范围为距离所述生物特征检测系统0.2米以内。
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光束和第二检测光束为红外光。
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光束包括泛光和/或结构光,所述第二检测光束用于外部对象的二维和/或三位维的生物特征检测、或位置检测、或图像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