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固低黏环保型水性醇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0575.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郭雯;刘浪浪;刘宪文;陈安强;邵海龙;来耀东;杜晓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07 | 分类号: | C08J3/07;C08F283/01;C08F212/08;C09D151/08;C09D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3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固低黏 环保 水性 酸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低黏环保型水性醇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废弃的餐厨废弃油脂为主要原料,以极少量环保醇醚类溶剂兑稀制备出基础醇酸树脂,采用32.5~34.3份基础醇酸树脂、2~3份醇醚溶剂、12.6~12份丙烯酸酯类单体、0.6~0.7份引发剂、3.4~3.6份中和剂、46.9~43.4份纯净水等原料,采用溶液聚合与无皂乳液聚合的集成技术,制备出固体分达45%以上,黏度达350 mPa•s的绿色环保水性醇酸乳液。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漆膜具有高光泽、高硬度、干性快等特点。性价比优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性醇酸乳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固低黏的经济环保水性醇酸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醇酸树脂涂料具有多功能、合成技术成熟、原料易得、涂膜综合性能好、性价比高等优点,一直都在我国涂料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占涂料行业总产量的40%以上,是最大的一类涂料品种,每年产量达900万吨以上。醇酸树脂涂料使用的有机溶剂量主要是二甲苯、溶剂油等,大约占涂料用量的50%,其用量也不容小觑。这些有机溶剂在涂料的制造、加工和施工阶段中排入大气,不仅能引起大气层氧化容量和酸度变化(导致酸雨),还可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环境,且大多发生在城镇等人类聚居的区域,是诱发雾霾形成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作用非常严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涂料产品健康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家各地区对涂料征收消费税、排污费、环保税等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传统的溶剂型醇酸树脂及涂料的生产与使用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涂料的水性化、绿色化、高固体化趋势日益明晰,特别是涂料的水性化更广受关注。
目前,水性醇酸树脂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技术路线:一种为水可稀释型,此技术相对成熟,水性树脂中含有15~20%双高溶剂,VOC普遍高于200g/L,储存后易实干且光泽及丰满度较差;另一种为乳液型,技术难度相对较大,但其具有更加优异的环保性能,VOC普遍小于50g/L,同时制漆后光泽与丰满度较高,机械性能优异。水性醇酸树脂乳液的合成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合成工艺:一种为后乳化,此工艺将使用大量的乳化剂,乳液的稳定性较差易分层,同时因乳化剂残留在漆膜表面将导致耐水性、光泽等性能指标较差;另一种为常规的乳液聚合,此类工艺也将使用较多的乳化剂,导致漆膜耐水性、光泽及机械性能较差,技术未能实现突破。
另一方面,餐厨废弃油脂作为人们对生活中给身体带来伤害的各类劣质油的代名词,为全民所深恶痛绝。国家也不断出台相关标准、检测方法与管制政策来制约餐厨废弃油脂制售食用油并阻止其流向餐桌。目前,餐厨废弃油脂的工业回收循环利用利用符合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及清洁生产的发展循环经济”政策要求,被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所关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固低黏绿色经济环保的水性醇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此制备方法可制备出固体分达45%以上,黏度达350 mPa•s的绿色环保水性醇酸乳液。用其制备的水性醇酸漆环保性能突出VOCs含量<30g/L,漆膜具有高光泽、高硬度、干性快、易施工及防腐装饰性能好等特点,环保性能突出并大大降低了醇酸漆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固低黏环保型水性醇酸乳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基础醇酸树脂 33.7~34.3;
醇醚溶剂2~3;
丙烯酸酯单体12 ~12.6;
引发剂 0.6~0.7;
中和剂3.4~3.6;
纯净水 46.6~47.9。
优选的,所述基础醇酸树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餐厨废弃油脂22~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