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0355.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艳;薛强;万海超;程永科;史晓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邯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8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057250 河北省邯郸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提高 免疫力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组成包括:黄芪提取物、知母提取物、党参提取物、薏苡仁提取物、三七提取物、葛根提取物。该组合针对免疫功能低下属气阴不足、瘀滞阻络的人群而设,选取的中药原料组合后具有补气养阴、生津止渴、化瘀通络的功能。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符合药典标准,产品便于携带,服用方便,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提高免疫的功效,且未见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保健领域,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整体调节的优势。中医学几千年之前就已经认识到“正气”即具有与现代所谓的免疫系统相似的功能。即《素问·评热病论》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亏虚是邪气得以入侵的内在因素。
“正气”与人体的气血津液关系最为密切。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气能防御外邪入侵,同时驱除侵入人体病邪的作用。气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虚则易染疾病,病后难愈,脏腑经络组织的生理功能减退,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和排泄障碍,机体的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血主濡之”,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津液广泛地存在于脏腑、形体、官窍等器官组织之内和组织之间,起着滋润濡养作用。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能生血,气能生津,气是血液、津液化生的动力。气虚可导致阴血生成不足,致使气阴两虚。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气能行血”,气虚则无力行血,血行不畅而为瘀血。同时,由于气机逆乱、脏腑经络功能失调、食滞痰阻、六淫外侵、肝气郁滞、久病体虚等诸多原因均可导致瘀血停留。“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瘀血阻滞则无以载气,致使气失于温煦、温养、推动。气虚与血瘀可相互影响,成恶性循环,造成气血温煦、润养、防御功能不能正常发挥,邪气会乘机侵入。综上所述,中医通过调补气血津液,培补肺脾肾,舒畅气血、通利血脉可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内在正气,以达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
本发明针对免疫功能低下属气阴不足、瘀滞阻络的人群而设,选择具有补气养阴、生津止渴、化瘀通络功能的原料,并结合现代医学和营养学对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研究成果,组成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复方制剂。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药性赋》载其“味甘,气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药类法象》言其“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如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功能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生津养血。向来被誉为补养之长。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本草纲目》称“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功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可滋肺胃肾之阴。二者相伍,补气养阴,气足则津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针对气阴不足的人群,发挥补气养阴的作用,十分对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邯郸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邯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