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路面快速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0072.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薛晓东;高伟;牛文斌;李鹏;张凯;崔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涂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C09J4/06;C09J4/02;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范***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路面 快速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快速修复方法,是以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稀释剂、膨胀剂和促进剂、阻聚剂组成基层补强材料,加入固化剂灌注到道路路面破坏处的基层中,直至不再渗入,铺设短切玄武岩纤维,以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双飞粉、滑石粉、石英砂、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和促进剂、阻聚剂、短切玄武岩纤维组成面层修复材料,加入固化剂填平道路路面并固化。本发明修复方法即可对道路基底起到补强作用,又可对路面裂缝等破坏处进行面层修复,实现基底补强与面层修补的双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养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道路路面病害的快速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环境、地理位置以及气候、交通荷载等因素,以及所用材料种类、施工工艺,设计等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坑槽、车辙、裂缝、沉陷、松散、网裂、拥包等。如果这些道路病害不能进行及时修复,会在水、气候以及车轮碾压等作用下进一步恶化,直至道路路面丧失使用功能。
因此,需要在道路路面出现病害的初期对其进行修复,恢复其功能性,延长道路的服役时间。目前的道路路面修补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类、沥青类及树脂类材料。
前两种修补材料中,水泥混凝土类材料在常温下使用,不适用于低温环境,且固化后养护时间长;而沥青类材料中,热沥青需要加热,冷沥青粘结强度低,乳化沥青不适合低温条件下施工,主要存在修补速度慢、低温施工难及能源消耗高等问题。
树脂类修复材料主要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正在逐渐兴起。树脂类修复材料的出现,解决了传统修补材料需要加热、养护时间长等问题,但由于缺乏针对性,仅是将树脂与骨料或者粉料拌和后直接使用,会有诸如反应速度慢,强度低,易开裂等问题。
此外,目前的修补材料主要考虑的是面层修补,不会对破坏处的基底进行补强,这会造成基层破坏继续发展,起不到修补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路面快速修复方法,以将路面基层补强与面层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够实现道路路面的快速修复,不影响交通放行。
本发明所述的道路路面快速修复方法是使用基层补强材料与面层修复材料结合,按照以下步骤对道路路面的基层和面层同时进行快速修复。
1)、向基层补强材料中添加材料质量2~4%的固化剂混合均匀,灌注到道路路面破坏处,使基层补强材料渗透到道路路面破坏处的基层中,直至不再渗入为止。
其中,所述的基层补强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得到的: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50~100份,稀释剂5~10份,膨胀剂0.5~10份,促进剂1.5~3份,阻聚剂0.013~0.027份。
2)、在渗透有基层补强材料的道路路面破坏处表面铺设一层短切玄武岩纤维。
3)、将面层修复补强材料中添加材料质量2~4%的固化剂混合均匀,灌注在道路路面破坏处,填平道路路面并固化。
其中,所述的面层修复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得到的:丙烯酸酯单体400~600份,丙烯酸树脂聚合物50~100份,硅烷偶联剂10~20份,双飞粉200~400份,滑石粉100~200份,石英砂100~200份,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100~200份,促进剂2~4份,阻聚剂0.018~0.035份,短切玄武岩纤维15~30份。
本发明上述道路路面快速修复方法中,所述向基层补强材料和面层修复材料中添加的固化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进而,本发明在所述的基层补强材料和面层修复材料中均添加有常规的促进剂和阻聚剂。例如,所述的促进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常用的N’N-二甲基对甲苯胺,或者是N’N-二甲基对甲苯胺与异辛酸钴以5: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同样,所述的阻聚剂包括但不限于常用的对苯二酚或吩噻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涂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中涂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门切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张线阻力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