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人体舒适度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9543.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冯青龙;何振健;林金煌;陈姣;戴志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1;F24F11/84;F24F11/83;F24F11/70;F24F110/10;F24F110/20;F24F140/20;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人体 舒适 空调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人体舒适度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所述空调在房间内设置有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且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对应的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对应的第二电子膨胀阀。当判断需要进行房间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的调节时,控制设置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对所述并联支路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直到房间温度、湿度均调节到满足人体舒适区预设参数范围或者用户设定参数范围。当空调制热运行时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提高冷媒的蒸发温度,实现房间持续制热的时候可执行化霜和/或除霜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具体的,涉及一种自适应人体舒适度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使用空调时,易产生“空调病”,因空调无法进行温度和湿度独立控制,因此在制冷时较低的出风温度降低房间温度,同时导致房间空气中水分析出,造成空气湿度降低;制热时,高温空气用来提高房间温度,同时由于加热空气导致湿度下降,空气变得干燥。同时由于房间空气与室外空气无交换,空气品质变差,人体舒适性下降。
另外常规空调在低温区制热时,随着制热进行,空调室外机逐渐结霜,造成制热能力下降,当结霜较厚时,需要停机转制冷模式进行除霜,该过程中室内无法供热,同时还会从房间吸热,造成室内温度下降,舒适性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人体舒适度空调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用于解决房间内空气温度和/或湿度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独立调节的问题。同时在空调制热的时候可以解决室外机进行化霜的时候室内温度下降的问题,可以保证房间持续制热,提高空调化霜舒适性。
具体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人体舒适度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在空调房间内设置有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且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并联支路上设有对应的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的并联支路上设有对应的第二电子膨胀阀,包含以下控制步骤:
S1:预设或设定空调房间空气的人体舒适度参数范围,舒适度参数范围包括人体舒适度温度参数范围和人体舒适度湿度参数范围;
S2:在预设时间内或设定时间内或实时采集空调房间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
S3:将所采集的空调房间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与预设或设定的人体舒适度温度参数范围和人体舒适度湿度参数范围对比分析,判断房间空气实际温度和实际湿度是否偏离舒适度参数范围,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房间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的调节;
S4:当判断需要进行房间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的调节时,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对并联支路的冷媒流量进行调节,实现房间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的调节。
进一步可选的,在S4步骤中,如果判断需要对房间空气进行降温除湿调节,按照步骤S41进行具体的调节:
S41:当房间温度高于人体舒适区温度参数范围、湿度高于人体舒适区湿度参数范围时进行降温除湿: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电子膨胀阀出口的冷媒温度高于当前房间空气的露点温度且低于当前房间空气的温度以降低房间温度,同时控制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电子膨胀阀出口的冷媒温度低于当前房间空气的露点温度以降低房间湿度,直到房间温度、湿度均降低到满足人体舒适区预设参数范围或者用户设定参数范围。
进一步可选的,在S4步骤中,如果判断需要对房间空气进行等温除湿调节时,按照步骤S42进行具体的调节,具体的:
S42:当房间温度满足人体舒适区温度参数范围,湿度高于人体舒适区湿度参数范围时,进行等温除湿:控制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电子膨胀阀出口的冷媒温度高于当前房间空气温度,同时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出口冷媒温度低于当前房间空气的露点温度,对房间空气进行等温除湿,直到房间湿度降低到满足人体舒适区预设参数范围或者用户设定参数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9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