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电网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57195.4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1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友国;蒋正威;陶涛;张超;王立建;张静;卢敏;阙凌燕;隋向阳;逄春;姜辰;曹张洁;杨帆;黄铭;郭抒然;赵泓;张若伊;孙伟乐;贾和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K9/62;G06N3/04 |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申国栋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电网 数据 注入 攻击 方法 | ||
1.一种检测电网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根据电网终端采集的数据计算得到系统运行状态估计值;
(2)从状态估计值中提取时-频特征数据;
(3)将时-频特征数据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中进行有/无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分类,输出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网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步骤(2)之前,先对状态估计值进行残差检测,如果未发现坏数据则存入状态历史数据库中;
在步骤(2)中,从状态历史数据库中读取状态估计值进行时-频特征数据的提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网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小波变换提取时-频特征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电网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
(2-1)取若干时段的状态估计值数据,然后对每个时段,分别取若干采样时刻的状态估计值;由各采样时刻下状态估计值所得到的节点电压幅值和相角估计值分别组成各采样时刻t所对应的信号向量x(t),x(t)的长度为2M;
(2-2)对于每个采样时刻的信号向量x(t),在缩放因子a=2j和位置参数为b=2j×k的条件下进行离散小波变换,j,k均为整数,从而将信号向量x(t)分解成至多M层的小波函数:
其中φjk(t)=2-j/2φ(2-jt-k),φ(t)为尺度函数即父小波函数,ψjk(t)=2-j/2ψ(2-jt-k),ψ(t)是母小波函数,ajk和djk为相应的近似系数;得到每个时刻t所对应的ajk和djk;
(2-3)对于各时段,分别求取时段内所有采样时刻的djk的均值与方差,作为该时段的时-频特征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电网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深度神经网络为循环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包括依次设置的数据输入层、第一GRU结构层、第二GRU结构层、第一全连接层和第二全连接层,上一层的输出即为下一层的输入;
各时段所求得的djk均值与djk方差,按时段顺序依次输入至数据输入层;
所述GRU结构层采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输入数据的时序特征;设{fT-ω-1,...,fT}代表GRU结构层的输入,{gT-ω-1,...,gT}代表GRU结构层的输出,则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为:
zT=sigm(ωfzfT+ωgzgT-1+bz),
rT=sigm(ωfrfT+ωgrgT-1+br);
其中,fT表示T时段所对应的djk均值与djk方差所构成的二维向量;gT表示fT输入后所得到的输出;ω为人为设定的常数,时段数量越多,数值越大;sigm代表使用sigmoid函数作为激活函数;ωfg、ωgg、bg、ωfz、ωgz、bz、ωfr、ωgr和br均为通过训练学习而得到的待定参数;
所述全连接层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为:
y=actv(ωd×x+bd);
x和y分别代表全连接层的输入和输出;actv为激活函数;ωd和bd均为通过训练学习而得到的待定参数;
第二全连接层的输出y即为神经网络的输出,为0代表无攻击,为1代表有攻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71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器
- 下一篇:沥青温拌改性剂粘度差的检测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