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帮镜头的自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6569.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4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锋;杨波;李建强;刘珊;曾庆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75 | 分类号: | G06V10/75;G06K9/62;G06V10/20;G06V1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帮 镜头 自动检测 方法 | ||
1.一种穿帮镜头的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多个角度的固定相机
根据拍摄现场的具体情况,安装多个角度的固定相机,保证固定相机的辅助固定镜头能够拍摄到固定背景;
(2)、采集现场原始图像
配合现场导演开机拍摄指令,镜头对每个场景进行多次连续拍摄,同时记录对应的拍摄时间,得到带有时间先后顺序且标记场景的原始图像,记为Cij,其中,i=1,2,…,i表示场景次,j=1,2,…,j表示拍摄顺次;最后将所有的原始图像组建成图像集;
(3)、原始图像预处理
(3.1)、提取并命名预处理图像
提取图像集中原始图像所带的时间间信息,按照同一场景的拍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再将同一场景中第一次拍摄的原始图像记为前序图像其余的原始图像记为后序图像
(3.2)、检测演员在图像中的位置进行矩形标记
利用目标检测算法分别在前序图像和后序图像中获取演员位置,记为P1、P2;再将演员位置标记为矩形区域,然后从前序图像和后序图像中分别删除对应的矩形区域,得到欲对比图像,记为
(4)、穿帮镜头的自动检测
(4.1)、将欲对比图像转换为灰度图,裁切两幅灰度图的尺寸相等,记为
(4.2)、逐像素遍历实现匹配对比
(4.2.1)、首先创建一个与裁切后同样大小的空白图片,记为C0;
(4.2.2)、采用双层循环机制,外层控制图像的像素位置,内层控制图像的像素位置,通过matchTemplate API函数对与的像素进行的逐一对比匹配,并输出结果保存于result中,其中,用0表示不匹配,用1表示匹配,那么result则有0、1组成的矩阵;
(4.3)、对不匹配的像素点进行矩形标记
(4.3.1)、利用findContours API函数找出result中不匹配的像素点,并进行高亮显示,然后将高亮显示的像素点进行矩形标记,最后将这些带有矩形标记的像素点组成透明背景图像C′ij,代表与的匹配结果图;
(4.3.2)、将透明背景图像C′ij、后序图像与空白图片C0依次通过img.copy函数,从而将C′ij和复制到C0中,得到穿帮信息矩形标记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65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