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揉搓式翻滚揉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5243.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雯;黄晶晶;姚晓辉;王枫;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1C1/02 | 分类号: | A21C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揉搓 翻滚 揉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揉搓式翻滚揉面装置,以解决面团不够筋道和没有弹性的问题,包括竖向设置的搅拌筒和置于搅拌筒内侧竖向设置的两个搅拌棒,搅拌筒内侧有置于搅拌筒上部的定位圈,定位圈的内侧有竖向贯通定位圈的异形孔,所述异形孔为多段内凹状弧形面依次平滑连接组成的闭环孔,两个搅拌棒分别置于异形孔内侧;搅拌筒上有置于定位圈上方的旋臂和电机,旋臂的中部与电机连接,旋臂的两端分别有与搅拌棒匹配并竖向贯穿旋臂的通槽,通槽沿电机的轴线径向设置;两个搅拌棒分别竖向滑动贯穿两个通槽,搅拌筒上有置于旋臂上方的开口朝下的导向槽,导向槽与异形孔对应匹配,搅拌棒的上端滑动置于导向槽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揉搓式翻滚揉面装置。
背景技术
面食品大规模加工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前期的和面和揉面过程,由于产量的不断扩大,机械化和面和揉面已全面取代人工操作,但目前该类机械化操作设备都是通过不断的搅拌而实现面团成型的,在成型过程中,面团缺乏充分的揉压,导致成型后的面团松软、没有弹性,由此加工而成的食品不够筋道、口感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揉搓式翻滚揉面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无法实现揉面操作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向设置的搅拌筒和置于搅拌筒内侧竖向设置的两个搅拌棒,所述的搅拌筒内侧有同轴置于搅拌筒上部的定位圈,定位圈的内侧有竖向贯通定位圈的异形孔,所述异形孔为圆周均布的多段内凹状弧形面依次平滑连接组成的闭环孔,所述的两个搅拌棒分别置于异形孔内侧,且两个搅拌棒分别与间隔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面滑动接触;所述的搅拌筒上有置于定位圈上方的旋臂和置于旋臂上方的电机,电机与所述异形孔的弧形面的分布轴线同轴设置,旋臂的中部与电机传动连接,旋臂的两端分别有与搅拌棒匹配并竖向贯穿旋臂的通槽,通槽的长度方向沿电机的轴线径向设置;所述的两个搅拌棒分别竖向滑动贯穿两个通槽,搅拌筒上有置于旋臂上方的开口朝下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异形孔的形状对应匹配,搅拌棒的上端滑动置于导向槽内。
本发明可以保证面团被充分搅动并实现连续不断的揉搓和挤压,模仿手工揉面的动作,使面团更加筋道和富有弹性,增强加工而成的食物口感;同时,在面团被不断揉搓过程中,面团与搅拌筒的筒壁和筒底不断翻滚接触,有利于将小颗粒的面剂或粉剂逐渐粘附并形成一体,从而有效减少揉面结束后搅拌筒内的残留面剂,减少面粉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