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SBA-15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5108.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兆吉;樊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7/00 | 分类号: | C01B37/00;B01J29/03;C10G47/20;C10G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sba 15 分子筛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SBA‑15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分子筛的孔分布包括:孔直径4nm的孔所占的孔容为总孔容的20%以下;所述分子筛中,B酸与L酸的比值在1以下。该Al‑SBA‑15分子筛可作为加氢处理催化剂组分,用于重质馏分油加氢脱氮反应中,表现出突出的催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筛领域,特别是一种Al-SBA-15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定义,孔径位于2~50nm的材料为介孔材料。1992年Mobil公司的科研人员首次使用烷基季铵盐为模板剂合成出M41S系列氧化硅基介孔材料。20世纪末,赵东元等(Zhao DongYuan,et al. Triblock copolymer synthesesof mesoporous silica with periodic 50 to 300 angstrompores[J]. Science,1998,279(5350):548-552.)首次提出采用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丁酯为硅源,在酸性环境中合成新型有序SiO2介孔材料即SBA-15分子筛。它是一种高度有序平面六方相结构,具有二维六方孔道,孔径在5~30nm之间,孔壁厚度在3~6nm之间,孔道间有微孔相连的介孔材料,在其内表面存在大量的硅羟基,可通过嫁接等改性方法引入具有催化活性的物种,由此可见,SBA-15分子筛不但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特点,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改性基础,使其在催化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SBA-15分子筛是纯硅型有序介孔沸石材料,几乎没有酸性,稳定性较差,这又限制了其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工业应用。为了改善其催化性能,目前通常采用引入杂原子的方法对SBA-15分子筛进行改性,其中SBA-15分子筛中引入铝原子是最常用的改性方法之一。
通常,合成Al-SBA-15分子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合成补铝和后处理嫁接法,但这两种合成路线均有明显缺点。在强酸性合成介质中,Al原子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存在,无法与SBA-15孔壁中的硅羟基物种直接聚合而进入其骨架中,Al原子不能很好分散在SBA-15中,多数以团聚形式存在,致使通过直接法合成的SBA-15中Al原子的引入效率很低。与直接合成法相比,后处理嫁接的方法虽可引入更多量的Al原子,但该合成方法过程较繁琐,且容易在材料孔道内部或外表面产生一些氧化铝的副产物,从而造成材料孔道堵塞,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显著降低,成为催化反应的不利因素,同时,在异丙醇铝水解过程中使用盐酸,加剧对环境的污染。
直接合成补铝法中,在SBA-15制备过程中直接引入铝源,铝源一般为氯化铝、异丙醇铝、硝酸铝等。之后,研究人员又开始研究使用矿物原料来制备Al-SBA-15分子筛。CN104016369A公开了一种以高岭土为原料制备Al-SBA-15分子筛的方法。CN108946754A公开了一种以粉煤灰酸法提铝残渣作为原料制备含铝的SBA-15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先是将高岭土或粉煤灰中的硅源和铝源提取出来,然后再作为SBA-15分子筛的合成原料,这样一方面容易引入其他杂质,另一方面仍存在常规直接合成补铝法的缺点。
综上,现有技术中,Al-SBA-15分子筛中由于铝原子的引入,虽然在酸性质方面有所改善,但仍无法兼具孔结构和酸性中心等多方面性能的同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引入铝原子时,酸性中心和孔结构无法兼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SBA-15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Al-SBA-15分子筛适合作为加氢处理催化剂组分,可用于用于重质馏分油加氢脱氮反应中,表现出突出的催化活性。
(一)Al-SBA-15分子筛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Al-SBA-15分子筛,其中,孔分布包括:孔直径4nm的孔所占的孔容为总孔容的20%以下,优选15%以下;所述分子筛中,B酸与L酸的比值在1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