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式隐形观测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3944.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邱山鸣;刘书明;李守雷;卢为伟;廖佳;白治军;赵元忆;孙清峰;谢群勇;周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B21/3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张鲜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隐形 观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式隐形观测墩,包括观测筒和升降机,所述升降机具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可相对升降机的顶端面伸出或缩回升降机内,所述观测筒的下端开口,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伸入所述观测筒中并与观测筒相连,所述升降杆缩回至升降机内时可使观测筒套设于升降机外。由此,观测筒可在工作时通过升降杆带动上升到指定高度,完成工作后再通过升降杆带动下降隐藏在地面之下,不影响整体美观,也不会被人为和机械作业破坏,作为一种补充的观测墩形式在工程测量、工程监测领域都有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隐形观测墩。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工程测量、工程监测的变形监测网、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所用的观测墩通常为钢筋混凝土观测墩,观测墩深入稳定基础作为监测点或测量点,相关规范还明确了观测墩的结构和外围尺寸,结构一般是底部深入基础、顶部安装强制对中底板,中部墩体一般为上下正方的台形,也有方柱形和圆柱形,特殊情况使用钢管标或双层钢管标。墩体地面高度一般为1.2m,考虑架设仪器后的视线高度与平均人眼视线高度基本一致。不管何种形式,传统观测墩都是固定在地面上的。地面上的观测墩是目前工程测量、工程监测普遍采用的标点形式,其结构简单、稳定,造价低廉,但在特殊情况下仍存在不足,一是在施工干扰大的情况下容易被破坏,特别是施工期施工车辆和机械碰坏观测墩是普遍现象;二是人为破坏也为普遍现象;三是影响工程建筑物整体美观;四是影响施工作业。
CN206540552U公开了一种隐藏式观测墩,其在升降装置的顶端安装强制对中盘;通过升降装置驱动强制对中盘升降。由于此类观测墩采用由基座通过升降装置伸出地面的形式,故基座的微小扭转变形都会导致上端对中盘有较大位移,再加上观测墩伸长后力矩较大,容易对基座产生较大的作用力。因此,对于工程监测这种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作,有必要对此类观测墩的精度控制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式隐形观测墩,不使用时可自动隐藏于地面线下,使用时自动提升至指定高度,不影响整体美观,也不会被人为和机械作业破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式隐形观测墩,包括观测筒和升降机,所述升降机具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可相对升降机的顶端面伸出或缩回升降机内,所述观测筒的下端开口,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伸入所述观测筒中并与观测筒相连,所述升降杆缩回至升降机内时可使观测筒套设于升降机外。
由此,观测筒可在工作时通过升降杆带动上升到指定高度,完成工作后再通过升降杆带动下降隐藏在地面之下,不影响整体美观,也不会被人为和机械作业破坏,作为一种补充的观测墩形式在工程测量、工程监测领域都有应用前景。并且,与CN206540552U公开的结构相比,观测筒伸长力矩较小,从而对基座产生的作用力较小,可确保观测墩的观测精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为避免观测筒升降过程中磕碰,所述升降机外套设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上下两端均开口,所述升降机的外壁和保护筒的内壁之间形成观测筒的移动空间。墩体安装完毕后保护筒外回填混凝土或其他均质土体,避免了临空面作业的危险,同时当墩体处于软弱土基时有利于增加基座稳定性。保护筒为略大于墩体的圆筒,在地面的出露面较少,减小了墩体受雨水或渗水影响的可能。
所述保护筒的内壁上部固定有导向环,所述观测筒穿设于导向环中。导向环用于控制观测筒竖直升降,并与观测筒限位环配合用于控制观测筒上升到隐形观测墩设计高度。二者配合可确保墩体每次升降线路处于同一直线上,从而进一步提高观测精度。
所述观测筒的底部设有限位环,所述保护筒的内壁下部固定有定位环,所述限位环可在观测筒向上运动过程中与导向环抵接,所述限位环可在观测筒向下运动过程中与定位环抵接。
所述保护筒、观测筒和升降杆均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