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2989.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4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明;张弦;周鹏;孙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7/00 | 分类号: | B23K7/00;B23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钢 切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包括: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沿其周向划分为至少两部分,首先对划分的第一部分圆钢管沿划分的轨迹进行轴向切割,然后进行径向切割后,将所述第一部分圆钢管剥离,再进行剩余部分的切割,直至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完全剥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割安全、高效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更新脚步的加快,钢结构因为造型新颖、轻快好省的特点,广泛运用于城市更新以及拆改加固工程中;钢结构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当属大跨度钢结构,主要结构形式有桁架结构、网架结构,上述的诸多结构形式均离不开圆钢管杆件。针对既有大跨度钢结构拆改工作,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圆钢管杆件拆除作业。
传统的火焰气割工艺,是使用割炬沿圆钢管断面方向整段切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操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主要使用吊篮或者高空车作为操作平台,操作位置相对固定,对固定圆管切割操作方向单一。从施工工艺上来说,因为割炬的割嘴和割炬操作杆呈90°构造,割炬的割嘴转角仅限于中心线左右偏角5-10°。操作人员在进行火焰切割施工的时候,切割上半弧圆钢管管壁时,割嘴可以垂直杆件进行切割;上半弧圆钢管切割完毕后,再进行下半弧管壁切割时,由于割嘴的构造,会造成卡杆现象,因此,需要对上半弧切割范围进行扩大,割嘴才能伸入下半弧管壁进行切割作业。因此,传统工艺增加了火焰切割工程量,增加劳务人员工作时间,降低了施工功效。从施工安全上来说,传统工艺容易造成杆件应力突变,发生“弹崩”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圆钢管切割工艺在切割时杆件易发生“弹崩”现象,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切割安全、高效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包括:
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沿其周向划分为至少两部分,首先对划分的第一部分圆钢管沿划分的轨迹进行轴向切割,然后进行径向切割后,将所述第一部分圆钢管剥离,再进行剩余部分的切割和剥离,直至将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完全剥离;当对待切割的圆钢管剩余部分进行切割时,切割顺序采用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对称的方式依次进行。
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对最后的一部分圆钢管只进行径向切割。
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还包括在切割前对待切割的圆钢管的性状进行检查的步骤。
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所述性状包括杆件截面尺寸、杆件厚度和弯曲变形状况。
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还包括在每一次切割完成后均对剩余部分的圆钢管的性状进行检查的步骤,当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后续的切割。
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待切割的圆钢管部位两端均预留有非切割部分。
所述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划分的第一部分圆钢管的弧度不大于60°。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在对待切割的圆钢管进行切割时,先将待切割部分沿周向划分为多个部分,然后采用先轴向后径向的切割方式,分步完成切割。由于每次切割的是圆钢管的很小的一部分弧形,因此使得圆钢管的应力得以逐步释放,有效避免了应力突变造成的“弹崩”现象,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且由于先进行长度较长、弧度较小的轴向切割,更便于切割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切割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当对待切割的圆钢管剩余部分进行切割时,切割顺序采用相对于第一部分对称的方式依次进行。这样尽量使得圆钢管不同位置的应力均匀释放,最大程度保证安全性。
3.本发明提供的圆钢管的切割方法,在每次切割前都对待切割的圆钢管的性状进行检查,以保证下一步切割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