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钠离子二次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2234.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孟婧珂;戚兴国;鞠学成;孟庆施;任瑜;唐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58;H01M4/62;H01M4/13;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钠离子 二次 电池 复合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钠离子二次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具体为含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材料和普鲁士蓝体系纳米颗粒的共混材料;含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xCuyFezMniM1‑y‑z‑iO2;M为对过渡金属位进行掺杂取代的元素,包括Li,Ni,Mg,Al,Cr,Ti,Mo,Nb,V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合;x,y,z,i的取值满足化学式的电荷平衡;普鲁士蓝体系纳米颗粒的化学通式为NajMAk[MB(CN)6]n·mH2O;MA为Fe,Co,Ni,Cu等过渡金属元素的一种,MB为Fe,Co,Ni,Cu等过渡金属元素的一种,j,k,n的取值满足化学式的电荷平衡;在共混材料中,含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材料和普鲁士蓝体系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0.001‑1:0.2;普鲁士蓝体系纳米颗粒填充在含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材料的颗粒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背景技术
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优势而在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利用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可逆的嵌入脱出来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
目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聚阴离子化合物(磷酸盐体系,氟磷酸盐体系,NASICON结构)及普鲁士蓝体系三大类。其中,具有高比容量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这类材料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由于其表面较高的活性及较差的结构稳定性而造成的电化学性能衰减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现有的改善方法如对材料表面进行包覆,虽在一定程度缓解了上述问题,但是增加包覆量又会降低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容量。例如Hwang等人使用Al2O3包覆Na[Ni0.6Co0.2Mn0.2]O2,虽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能,但同时也降低了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J.Mater.Chem.A,2017,5,23671–23680);又如公开号为106848298A的专利中使用金属氧化包覆LiNi0.8Co0.1Mn0.1O2,与单纯LiNi0.8Co0.1Mn0.1O2相比,同样具有较低的充放电比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通过将普鲁士蓝体系纳米颗粒均匀地填充到含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材料颗粒之间,减少电解质与含过渡金属的氧化物的正极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副反应;普鲁士蓝体系材料自身可提供容量并且结构稳定,可以维持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本发明通过将两种材料机械共混即可有效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能,材料合成方法不用改变现有工艺技术,简单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复合正极材料,所述钠离子二次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具体为含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材料和普鲁士蓝体系纳米颗粒的共混材料;
所述含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xCuyFezMniM1-y-z-iO2;其中M为对过渡金属位进行掺杂取代的元素,包括Li,Ni,Mg,Al,Cr,Ti,Mo,Nb,V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合;0.5<x≤1,0<y≤0.3,0<z≤0.5,0<i≤0.5;x,y,z,i的取值满足化学式的电荷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包加工用皮革冲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缝钢管冷扩径设备及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