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矿剂迁移测验系统及浸矿剂迁移转化试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9673.7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英;任富天;柏杨巍;李发东;张依章;李斌;杨广;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曹瑞敏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矿剂 迁移 测验 系统 转化 试验 | ||
1.一种浸矿剂迁移测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验系统包括土壤装载设备、数据采集设备、淋溶模拟设备及数据处理设备;
所述土壤装载设备包括柱状容器,所述柱状容器的靠近容器底部的容置空间用于装填形成反滤层,所述柱状容器的其他容置空间用于装填目标矿场土壤;
所述淋溶模拟设备用于对喷洒有待测验浸矿剂的目标矿场土壤表面进行淋溶,使所述待测验浸矿剂在所述柱状容器所装填的目标矿场土壤中发生迁移;
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所述目标矿场土壤在所述柱状容器的不同土壤深度处的含水率数据、温度数据、盐分数据及浸矿剂残留含量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设备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含水率数据、温度数据、盐分数据及浸矿剂残留含量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得到所述待测验浸矿剂在所述目标矿场土壤中的淋溶迁移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容器的侧壁上沿所述柱状容器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采集孔,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对每个采集孔处的含水率数据、温度数据、盐分数据及浸矿剂残留含量数据进行采集,其中所述柱状容器的从容器底部到靠近该容器底部的采集孔之间的容置空间用于装填形成反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采集孔中相邻两个采集孔之间的孔间距沿所述柱状容器的从容器开口指向容器底部的长度延伸方向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装载设备还包括液位计及水龙头;
所述液位计固定在所述柱状容器的外壁上,并与所述柱状容器的容器底部连通,用于对所述柱状容器内的土壤水位高度进行测量,其中所述液位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柱状容器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水龙头固定安装在所述柱状容器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柱状容器内部的容置空间连通,用于对所述柱状容器容置的土壤积水进行排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多个水温盐传感器;
每个水温盐传感器经对应采集孔伸入到所述柱状容器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目标矿场土壤在该采集孔所对应的土壤深度处的土壤区域接触,用于对所述土壤区域的含水率数据、温度数据及盐分数据进行采集,其中所述水温盐传感器的数目与所述采集孔的数目相同,每个采集孔对应一个水温盐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设备还包括水样分析装置、多个土壤水抽提装置及多个水样收集瓶;
每个土壤水抽提装置的一端与对应的水样收集瓶连通,每个土壤水抽提装置的另一端经对应采集孔伸入到所述柱状容器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目标矿场土壤在该采集孔所对应的土壤深度处的土壤区域接触,用于抽取该土壤区域深度处的土壤水样,并将抽取的土壤水样传输到对应水样收集瓶中进行贮存,其中所述土壤水抽提装置的数目、所述水样收集瓶的数目均与所述采集孔的数目相同,每个采集孔对应一个土壤水抽提装置及一个水样收集瓶;
所述水样分析装置用于对每个采集孔所对应的水样收集瓶中收集的土壤水样进行理化分析,得到每个采集孔在对应土壤区域深度处的土壤水样中的浸矿剂残留含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溶模拟设备包括储水罐、蠕动泵、泵控制器及淋溶喷头;
所述蠕动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储水罐连通,所述蠕动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淋溶喷头连接,所述淋溶喷头正对着所述柱状容器所装填的目标矿场土壤表面;
所述泵控制器与所述蠕动泵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蠕动泵的运行时间及抽水转速,使所述蠕动泵抽取所述储水罐贮存的水并经所述淋溶喷头淋洗到所述目标矿场土壤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溶模拟设备还包括供水装置及水位传感器;
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水罐内,用于对所述储水罐的真实水位进行检测;
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储水罐连通,并与所述水位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在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的真实水位低于预设水位阈值时,向所述储水罐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96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