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8200.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梁小宏;梁小乐;王卫民;李永军;张志国;李亚东;旋海英;王宣;耿立杰;马忠强;耿林林;朱晓宁;张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H04N5/3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郭明月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成像 检测 标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属于标识弹技术领域,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粘结部、内充发热助剂的隔离部和内充发热混料的发热部件,隔离部设于发热部件与粘结部之间,发热部顶部设有刺破装置,刺破装置贯穿隔离部、且其两端与粘结部及发热部件抵接;发热部件、隔离部及粘结部顶部通过连接件相连。标识弹装入弹枪枪膛内,弹枪将标识弹发射出去,用刺破装置戳破粘结部将整个标识弹粘接在待标识点;同时刺破装置戳破隔离部及发热部件,发热助剂与发热混料反应产生热量,方便红外热成像检测。本发明能够提高标识弹的粘性和发热部件的发热效率,实现精准的进行标志,便于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标识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
背景技术
随着红外热像技术的发展, 红外热像仪器对目标的识别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红外热像图异常部位的可辨识性, 在红外热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测得的红外热成像图中的异常部位进行有效的标注和定位。目前,采用激光指示器对缺陷位置进行标注的方式,仅为肉眼可见,无法在红外热像图中形成标识。
现有技术的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中粘胶和发热部件混合在一起,容易导致胶水的粘接粘性减低,容易脱落,同时发热部件的发热效率较差,导致无法通过红外热像图准确地确定图中检测出的异常及需要标注的区域和部位,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标识弹的粘胶和发热部件混合在一起,易导致胶水粘接粘性减低,容易脱落,同时发热部件发热效率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外热成像检测用标识弹,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粘结部、内充发热助剂的隔离部和内充发热混料的发热部件,所述隔离部设置于发热部件与粘结部之间,所述发热部件的顶部设有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贯穿隔离部设置、且其两端与粘结部及发热部件抵接;所述发热部件、隔离部及粘结部的顶部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设置于刺破装置的四周;弹枪发射出的标识弹与待标识点撞击,刺破装置戳破粘结部、隔离部及发热部件,通过粘结部将整个标识弹粘接在待标识点,发热助剂与发热混料反应产生热量,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个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两端分别连接隔离部的顶部边缘及粘结部的顶部边缘;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发热部件的顶部边缘及隔离部的顶部边缘。
优选的,所述粘结部包括外刺穿隔层和胶水层,所述外刺穿隔层设置于胶水层的外部,所述胶水层设置于隔离部的外部;所述胶水层内充用于标识的胶液。
优选的,所述胶液为有色胶状液体。
优选的,所述隔离部包括隔离密封层和用作发热助剂的混合料层,所述隔离密封层设置于混合料层与胶水层之间,所述混合料层设置于发热部件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发热部件包括内刺穿隔层和发热混料,所述发热混料设置于内刺穿隔层的内部,所述刺破装置设置于内刺穿隔层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混合料层为水填充层;当刺破装置将隔离部与发热部件戳破后,混合料层与发热混料反应发热。
优选的,所述刺破装置包括橡胶套、连接块、刺针和弹簧,所述刺针为两个,两个刺针分别设置于连接块的上下两端,所述刺针的外部套装弹簧,所述橡胶套套装于弹簧的外部;所述连接块贯穿粘结部的胶水层及隔离部的隔离密封层和混合料层,上下刺针的尖端分别与粘结部的外刺穿隔层内表面及发热部件的内刺穿隔层外表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外刺穿隔层、隔离密封层和内刺穿隔层均为圆柱形,且自外至内依次套装;若干个第一连接条间隔设置于外刺穿隔层与隔离密封层的顶部边缘之间,若干个第二连接条间隔设置于隔离密封层与内刺穿隔层的顶部边缘之间;所述外刺穿隔层、隔离密封层和内刺穿隔层均由弹性橡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