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敏成像的影像胶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7936.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范一兵;田原野;李宾;涂亚舒;赵帅;程莹;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44 | 分类号: | B41M5/44;B41M5/42;C09D5/26;C09D4/02;C09D163/00;C09D175/04;C09D7/61;B05D7/02;B05D7/24;B05D3/04;B05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敏 成像 影像 胶片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一种热敏成像的影像胶片,包括PET基层、承载层、位于承载层中间的热敏成像层以及保护涂层,所述PET基层、承载层和保护涂层自下而上依次分布,所述承载层由质量组分为60‑70%的胶黏剂、质量组分为10‑15%的异丙醇、质量组分为5‑8%的纳米碳颗粒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组成;本发明采用胶黏剂作为热敏成像层的承载层,热敏成像层采用的染料微胶囊和显色剂,在制作时,在敏成像层的两侧刷上两层胶黏剂,胶黏剂固化后,会在染料微胶囊的外侧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纳腔室,对每个显像单元进行分隔,因此当显像单元中的染料微胶囊破裂显像后,不会发生减淡等现象,除高温外也不容易受到外部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大大提高胶片成像的稳定性,便于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影像胶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敏成像的影像胶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热敏工艺是一种特殊的涂布加工,在胶片上面涂布一层热敏发色层,发色层是由胶粘剂、显色剂、无色染料(或称隐色染料)组成,没有通过微胶囊予以隔开,化学反应处于“潜伏”状态。当热敏纸遇到发热的打印头时,打印头所打印之处的显色剂与无色染料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色,形成图文。热敏材料被置于70℃以上环境时,热敏涂层开始变色。其变色的原因还要从它的成份谈起。热敏材料涂层中的热敏成份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无色染料或称隐色染料;另外一种是显色剂。这类热敏材料也被称为双组分化学型热敏记录材料。常用作无色染料的主要是:三苯甲烷基苯酞体系的结晶紫内酯(CVL)、荧烷体系、无色苯酰亚甲基蓝(BLMB)或螺吡喃体系等物质。常用作显色剂的主要是:对位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PHBB、PHB)、水杨酸、2,4-二羟基苯甲酸或芳族砜等物质。
热敏材料上的图文不稳定会自然退色,其原因是热敏材料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图文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图文完全消失,因此放置时间长、光照时间长,受热时间长以及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环境潮湿、接触胶纸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还会加速颜色产物的分解,使图文退色加快,用户在储存后再次使用时,可能影像上的像发生轻微的改变,但是这对病灶的观察以及后期的影响是较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敏成像的影像胶片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敏成像的影像胶片,包括PET基层、承载层、位于承载层中间的热敏成像层以及保护涂层,所述PET基层、承载层和保护涂层自下而上依次分布,所述承载层由质量组分为60-70%的胶黏剂、质量组分为10-15%的异丙醇、质量组分为5-8%的纳米碳颗粒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组成,所述热敏成像层由质量组分为30-40%的热敏材料和质量组分为60-70%的显色剂组成,所述热敏材料为染料微胶囊。
优选的,所述染料微胶囊的直径为0.5-0.8微米,所述染料微胶囊包括囊壁和囊芯,所述囊壁材料为多异氰酸酯;所述囊壁的厚度为0.1-0.15微米,所述囊芯包括染色剂和染色溶剂。
优选的,所述染色剂为光引发剂和二氨基苯甲酸衍生物,所述染色溶剂为甘油。
优选的,所述胶黏剂为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一种热敏成像的影像胶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承载层所需的胶黏剂、异丙醇以及去离子水按比例投入到均质设备中,然后再添加纳米碳颗粒,进行均质30-50min;
步骤S2、将热敏材料和显色剂采用混合容器混合,搅拌速度为20-30r/min
,搅拌时间为20min;
步骤S3、使用凹版涂布机在PET基层上涂布S1中的混合液,涂布厚度为2-5微米,再均匀的涂布一层S2中的混合液,涂布厚度为1-2微米,待风干后,再涂布一层S1中的混合液,涂布厚度为2-5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柯丽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锻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旋转不变性的手写化学有机环符号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