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底杀灭弧菌的底质改良颗粒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7041.7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华;王婷;韩健宝;彭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灭 弧菌 底质 改良 颗粒 制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池底杀灭弧菌的底质改良颗粒制剂,涉及改良剂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复合而成: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粉1‑5份、地衣芽孢杆菌菌粉12‑16份、戊糖片球菌菌粉4‑7份、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20‑30份、氮化钛3‑5份、活性炭5‑15份、白云石粉10‑20份、微生物生长促进剂2‑5份、藻类生长促进剂1‑3份、海藻酸钠3‑6份,本发明底质改良颗粒制剂对于副溶血性弧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而且起效快,杀灭率高,60min杀灭率达到100%,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良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底杀灭弧菌的底质改良颗粒制剂。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底质的状况会影响养殖水体环境,底质和水质共同构成水生生物的生活空间及水体物质能量循环的载体空间。底质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其营养盐的主要来源,通过营养盐的交换及物质再循环过程,底泥成为生长在池塘底层的水生动植物所需营养盐的来源之一。虽然水体底部的土壤或沉积物与水生动物生物量之间大多无直接关系,但水体的底质条件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因而也会对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和生长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弧菌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有严重的危害严重,被弧菌感染的对虾幼体表现为活力减弱, 缺乏食欲,身体不透明旱混浊状,刚毛缺少且弯曲,沉于池底,死亡率高达80%以上,被弧菌感染的鱼类前期症状不明显,中后期主要症状是鱼体发白,体侧鳞片脱落,脱落处表皮充血,逐渐溃烂,而后下颔、眼球、腹部及各鳍基发红,鳍条散裂,病鱼缓慢浮游于网箱边缘水面,严重者两侧体表大片溃烂直至肌肉,肝、肾充血肿大,胆囊褪色,胃幽门肿大,停止摄食,逐渐死亡。
目前市场上的底质改良剂虽然有一定的底质改良效果,但是对于弧菌的杀灭效果却不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池底杀灭弧菌的底质改良颗粒制剂。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池底杀灭弧菌的底质改良颗粒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复合而成:
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粉1-5份、地衣芽孢杆菌菌粉12-16份、戊糖片球菌菌粉4-7份、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20-30份、氮化钛3-5份、活性炭5-15份、白云石粉10-20份、微生物生长促进剂2-5份、藻类生长促进剂1-3份、海藻酸钠3-6份。
进一步地,所述池底杀灭弧菌的底质改良颗粒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复合而成:
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粉2份、地衣芽孢杆菌菌粉15份、戊糖片球菌菌粉4份、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25份、氮化钛4份、活性炭8份、白云石粉10份、微生物生长促进剂2份、藻类生长促进剂3份、海藻酸钠5份。
进一步地,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粉中的活菌菌数≥10×108 CFU/g,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菌粉中的活菌菌数≥35×108 CFU/g,所述戊糖片球菌菌粉中粉的活菌菌数≥5×108 CFU/g。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为铕、钇、铈、钐中的任意一种稀土元素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
进一步地,所述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为铕掺杂纳米二氧化钛。
进一步地,所述铕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钛酸四丁酯用50-10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后得到A溶液;
(2)将硝酸、水、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1.5:2-4混合得到B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