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断线剥线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2590.5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金;盛听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H02G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断线 剥线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断线剥线机,具有机架,机架一端设有第一牵引机构,机架另一端设有与第一牵引机构结构相同的第二牵引机构,位于第一牵引机构与第二牵引机构之间的机架中部设有剥线机构,正对剥线机构的机架上设有断线机构,所述的剥线机构具有一对可向断线机构方向前移或后退且头部朝向相反的剥线刀,所述剥线刀之间设有驱动所述剥线刀旋转而剥线的主摩擦锥轮,所述断线机构具有可向剥线机构方向前移或后退的断线锯片。本发明通过剥线机构两个剥线刀先后动作完成剥线,中间配合断线机构进行断线,一次性完成线材两端的剥线及按长度要求的断线操作,从而实现了对线材断线剥线的全自动作业,降低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断线剥线机。
背景技术
卷绕包装后的电缆类线材产品,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对线材两端表皮剥剥离,传统的剥线方式是先由剥线装置对线材表皮环切,再人工将表皮剥离掉,所有力度均由操作者凭感觉使出,很容易导致剥离力度过轻无法将其剥开,或剥离力度过重导致不需要剥离的层面也被去除,难度大、效率低,为此也就出现了自动剥线机替代人工剥离表皮。
现有的自动剥线机一般只有一个剥线刀,因此对于线材两端的剥线,需进行两次操作完成,另外由于线材长度要求不同所需的断线操作,需由人工断线或另设断线机完成,无疑增加了人工作业强度及设备投资,造成工艺布设复杂化,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断线剥线机,以实现剥线、断线的全自动作业,降低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断线剥线机,具有机架,机架一端设有第一牵引机构,机架另一端设有与第一牵引机构结构相同的第二牵引机构,位于第一牵引机构与第二牵引机构之间的机架中部设有剥线机构,正对剥线机构的机架上设有断线机构,所述的剥线机构具有一对可向断线机构方向前移或后退且头部朝向相反的剥线刀,所述剥线刀之间设有驱动所述剥线刀旋转而剥线的主摩擦锥轮,所述断线机构具有可向剥线机构方向前移或后退的断线锯片。
具体说,所述的第一牵引机构具有相互平行并同步运转而夹持线材移动的上传动带和下传动带,上传动带与下传动带之间设有调节两者间隙的调隙机构。
优选地,所述的剥线机构具有固定于机架的底板,底板上滑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内端固定有一对刀座,所述剥线刀转动设在对应的刀座上,安装板外端固定有剥线电机,主摩擦锥轮连接在剥线电机输出轴上,所述剥线刀后端安装有与主摩擦锥轮传动配合的副摩擦锥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气缸、与气缸轴线平行设置的滑轨,气缸活塞杆与安装板前端底面固连,安装板底面连接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
具体说,所述的断线机构具有固定于机架的基板、滑动设在基板上的下平板以及滑动设在下平板上的上平板,断线锯片安装在上平板内端一侧,上平板上设有断线电机,断线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断线锯片,位于断线锯片两侧的下平板上分别固定有同轴线的短导管、长导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剥线机构两个剥线刀先后动作完成剥线,中间配合断线机构进行断线,一次性完成线材两端的剥线及按长度要求的断线操作,从而实现了对线材断线剥线的全自动作业,降低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剥线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断线机构后视方向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木质餐饮勺热压机
- 下一篇:一种真空阀门的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