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压非隔离型三端口直流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2512.5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锐;王艳行;段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隔离 端口 直流 变换器 | ||
1.一种升降压型非隔离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流电源(Vs1)和第二直流电源(Vs2),第一直流电源(Vs1)的正端连接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s2)的负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四开关管(Sf2)的漏极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二直流电源(Vs2)的负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源(Vs2)的正端与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Sf1)的漏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负载(R)的一端,负载(R)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四开关管(Sf2)的源极和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源(Vs1)的负端、第三开关管(Sf1)的源极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压型非隔离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直流电源(Vs1)和第二直流电源(Vs2)同时向负载(R)提供电能时,负载(R)所需功率优先由第一直流电源(Vs1)提供,剩余功率由第二直流电源(Vs2)提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压型非隔离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通过给定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占空比为1或0来控制第一直流电源(Vs1)和第二直流电源(Vs2)的接入或切除,通过调节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f1)和第四开关管(Sf2)的占空比1或0来控制第一直流电源(Vs1)和第二直流电源(Vs2)向负载(R)所传输功率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压型非隔离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f1)和第三二极管(D3)均导通,第四开关管(Sf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均关断时,第一直流电源(Vs1)和第二直流电源(Vs2)通过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f1)向第一电感(L1)充电储能,第一直流电源(Vs1)通过第一开关管(S1)、第二电容(C2)和第三二极管(D3)向第二电感(L2)充电储能,第一电容(C1)释放储存的能量向负载(R)提供所需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压型非隔离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开关管(S1)、第三开关管(Sf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三二极管(D3)均导通,第二开关管(S2)、第四开关管(Sf2)和第二二极管(D2)均关断时,第一直流电源(Vs1)通过第一开关管(S1)、第一二极管(D1)、第三开关管(Sf1)向第一电感(L1)充电储能,第一直流电源(Vs1)通过第一开关管(S1)、第二电容(C2)和第三二极管(D3)向第二电感(L2)充电储能,第一电容(C1)释放储存的能量向负载(R)提供所需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压型非隔离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开关管(S1)、第四开关管(Sf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均导通,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f1)和第三二极管(D3)均关断时,第一直流电源(Vs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通过第一开关管(S1)、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开关管(Sf2)向负载供电并给第一电容(C1)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5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