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融输电权同时可行性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1385.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4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再敏;钟声;梁志飞;贾旭东;严旭;陈愈芳;辜炜德;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G06F17/1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融 输电 同时 可行性 测试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融输电权同时可行性测试方法,步骤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初始输电容量和网络约束数据,并利用所述初始输电容量和所述网络约束数据构建输电模型;根据发电厂的报价,以发电总成本最低为目标求解所述输电模型;基于求解所述输电模型所得的结果,计算出电输送网络中各节点从计划电量分配到的机组发电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融输电权同时可行性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计算出计划电量对电网容量的占用量后,对分配容量进行同时可行性测试,以确定满足电网物理约束的金融输电权容量及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融输电权同时可行性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较之于一般商品市场,电力现货市场最主要的特点,即是电能必须经由电网传输,且显著受到电网物理约束的影响。为保证市场交易与实际调度的有效衔接,市场设计者一般会选择区域定价或节点边际定价中的二者之一,作为形成现货电价的机制。不论是上述两方法中的哪一种,在交易计划受到电网物理约束之影响时,均会直接使得现货电价出现以下现象:①电力外送受阻节点(价区)机组出力被裁减,现货电价下跌;②为保证电力紧缺节点(价区)的电能量供应,边际成本高于无约束出清价格的机组出力被调度,现货电价上涨;③最终使得全系统各节点(价区)间出现价差。上述现象主要会对市场参与者产生以下两点影响:一方面,部分市场参与者因差价合约、电力期货等中长期合约结算点与现货结算点不一致,将承受两结算点间价差所引致的阻塞风险(congestion risk),因此也无法实现现货电价风险的完美对冲;另一方面,现货市场运营机构从用户侧收取的费用将大于其向发电侧支付的费用,最终剩余的金额也常被称作阻塞盈余(congestion revenue),其一般需要相应的市场化机制以实现再分配。为此,市场设计者既需要给市场参与者提供可用以规避阻塞风险的电力衍生品,且使之与差价合约、电力期货等协同配合,以尽可能实现完美对冲;也需要寻求公平合理的机制,对阻塞盈余进行分摊。
顺应于上述两项客观需求,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Hogan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金融输电权(Financial Transmission Rights,FTR)的概念,并为其应用于对冲阻塞风险、分配阻塞盈余而奠定理论基石。在其理论设想下,金融输电权一方面会预定义相应的合约路径,方向为注入(source)电能节点(或价区)指向汲取(sink)节点(或价区),另一方面还会定义相应的容量Q,并以二者间的价差Q·(Psink-Psource)作为合约的结算参考价格。当电网出现阻塞时,即使位于汲取(sink)节点(或价区)的电力用户因所在节点(或价区)的现货电价出现上抬,且使得Psink>Psource;只要其拥有金融输电权,即可在结算环节中得到相对应的补偿,并恰好对冲了阻塞的影响。
由于我国电力市场正处于由计划型向市场化转变的过渡阶段,存在计划电量与市场电量并行的问题,现有技术还无法结合电网拓扑和容量的实际情况确定可行的金融输电权容量及路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融输电权同时可行性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计算出计划电量对电网容量的占用量后,对分配容量进行同时可行性测试,以确定满足电网物理约束的金融输电权容量及路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融输电权同时可行性测试方法,步骤包括:
获取输电线路的初始输电容量和网络约束数据,并利用所述初始输电容量和所述网络约束数据构建输电模型;
根据发电厂的报价,以发电总成本最低为目标求解所述输电模型;
基于求解所述输电模型所得的结果,计算出电输送网络中各节点从计划电量分配到的机组发电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初始输电容量和所述网络约束数据构建输电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