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1329.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夏杰;刘峰;詹杰;李家文;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30 | 分类号: | G21F9/30;G21F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侯柏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固体废物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将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分拣处理,选择表面剂量率≤1mSv/h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投入溶解釜中;(2)于溶解釜中加入所需氧化剂的一部分、溶剂和催化剂;(3)将溶解釜加热至溶胀温度,维持一定时间,溶胀温度为60~70℃;(4)于溶解釜中加入余下的氧化剂,并加热至反应温度,维持一定时间,开启溶解釜的紫外发生器,其中,反应温度为85~95℃;(5)将溶解釜内温度降低至50~60℃;(6)进行过滤处理、矿化处理和分离处理。利用该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可实现放射性固体废物的高效降解,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有效减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站在运行、维修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气体、液体和固体废物,简称“三废”,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增长,放射性废物尤其是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年产量逐渐增加,出于安全性考虑,我国核设施监管机构对运营单位放射性固体废物货包产量的建议限值为50m3/堆·年,远低于各核电运营单位的实际年产量,可见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已成为各核电站面临的严峻任务。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离子交换树脂、浓缩液、废过滤芯以及其他技术废物,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技术废物,以百万千瓦机组为例,其产量高达200桶/堆·年,约占放射性货包总体积的60%。其主要废物类型有:
(1)可压缩废物(防护用品、塑料布、塑料袋、抹布和手套等),占技术废物总量70%,压缩后暂存;
(2)放射性较小的不可压缩废物(金属块、小工具和金属管),占技术废物总量的20%,不压缩直接装桶;
(3)放射性较强的固体废物(表面剂量率≥2mSv/h),占技术废物总量的10%,放入混凝土桶内固化。
针对可压缩废弃物的处理,传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机械压实并运往专业的处置厂处置,另一种是焚烧,然而,经机械压实后的可压缩废物的货包密度却增大,另外,尚未有核电厂建设或规划有就地焚烧处理设施,这使传统的对可压缩废弃物的处理难以满足现在的要求。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可实现放射性固体废物的高效降解,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有效减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1)将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分拣处理,选择表面剂量率≤1mSv/h的所述放射性固体废物投入溶解釜中;
(2)于所述溶解釜中加入所需氧化剂的一部分、溶剂和催化剂;
(3)将所述溶解釜加热至溶胀温度,维持一定时间,所述溶胀温度为60~70℃;
(4)于所述溶解釜中加入余下的所述氧化剂,并加热至反应温度,维持一定时间,开启所述溶解釜的紫外发生器,其中,所述反应温度为85~95℃;
(5)将所述溶解釜内温度降低至50~60℃;
(6)进行过滤处理、矿化处理和分离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金属丝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缓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