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1059.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杰;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A61B5/16;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疲劳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装置,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车载疲劳检测装置输出的图像上有明显光斑的问题而发明。该车载疲劳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载体,固定载体具有开口腔,开口腔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底壁与开口腔的开口相对;透光盖板,透光盖板盖设于开口腔的开口处;摄像头,摄像头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处,且与透光盖板相对;光源,光源设置于第二安装孔处,且光源的出光端与透光盖板相对;隔光件,隔光件设置于开口腔中,且用于阻止透光盖板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摄像头中。本发明可用于司机的疲劳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据调查,在中国地区48%的交通事故是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欧美其他国家也有超过30%的交通事故是疲劳驾驶造成的,为了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减少因疲劳驾驶带来的交通事故,疲劳检测装置在安全辅助驾驶领域应用需求越来越广。
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载体01,固定载体01具有开口腔011,开口腔011的底壁01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0112和第二安装孔0113,底壁0111与开口腔011的开口相对;透光盖板02,透光盖板02盖设于开口腔011的开口处;摄像头03,摄像头03设置于第一安装孔0112处,且与透光盖板02相对;光源04,光源04设置于第二安装孔0113处,且光源04的出光端与透光盖板02相对,该光源04在黑暗环境下可以进行补光,以使摄像头03获取更加清晰的司机面部图像;该车载疲劳检测装置在工作时,摄像头03用于获取司机面部的图像,当司机注意力不集中时,比如闭眼打瞌睡等,该车载疲劳检测装置可以对司机进行提醒。
本申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光源04发出的部分光线在透光盖板02的反射下会直接进入摄像头03中(如图2所示),这样会导致摄像头03输出的图像上出现明显的光斑,从而降低了输出图像的质量,进而影响车载疲劳检测装置对司机面部图像所进行的识别和疲劳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车载疲劳检测装置输出的图像上有明显光斑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载体,所述固定载体具有开口腔,所述开口腔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底壁与所述开口腔的开口相对;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盖设于所述开口腔的开口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且与所述透光盖板相对;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处,且所述光源的出光端与所述透光盖板相对;隔光件,所述隔光件设置于所述开口腔中,且用于阻止所述透光盖板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摄像头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疲劳检测装置,由于还包括隔光件,隔光件设置于开口腔中,且用于阻止透光盖板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摄像头中,这样,就可以避免透光盖板反射的光线进入到摄像头中,确保只有司机面部的反射光线通过透光盖板进入到摄像头中,大大减少摄像头输出图像上所出现的光斑,提高摄像头的输出图像的质量,以使车载疲劳检测装置准确地对司机面部图像进行的识别和疲劳判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车载疲劳检测装置的剖面视图;
图2为图1中的车载疲劳检测装置的光源在补光时的光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载疲劳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车载疲劳检测装置拆去透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车载疲劳检测装置的A-A剖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