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隐私保护量子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8882.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2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占芳;姜晓明;任志鹏;王欢;谷弘毅;闫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隐私 保护 量子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隐私保护量子计算方法,涉及数据隐私保护领域,包括获取原始数据、构件量子计算方法、隐私数据检测、处理保护隐私数据、发送隐私数据与发送正常数据,所述获取原始数据为获取物联网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一种数据隐私保护量子计算方法,通过量子计算方法实现对隐私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将隐私数据拆分成若干子数据,藏匿与各条子量子线路内,进行传输时,受到网络攻击时,仅仅会泄漏部分数据,单独各条子量子线路内加密数据并不能构建成一个单独的信息,通过量子计算程序进行加密,能够大幅度提高隐私数据的保密性,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防止隐私数据的泄漏,有利于人们的使用,具备一定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隐私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据隐私保护量子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物联网设备每天都会产生巨大的数据量。在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中,经常会包含一些用户的隐私数据,如果不对这些隐私数据进行防护,则在网络传播中会造成隐私数据的泄露。
量子计算模拟是一个借助数值计算和计算机科学来仿真遵循量子力学规律的模拟计算,作为一个仿真程序,它依据量子力学的量子比特的基本定律,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刻画量子态的时空演化。
现有技术中,物联网设备生成的数据会被统一发送到后台数据中心/云服务器,然后由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隐私性检测,数据传输需要经过多跳网络,因此很容易在传输过程中泄露隐私数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数据隐私保护量子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数据隐私保护量子计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隐私保护量子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据、构件量子计算方法、隐私数据检测、处理保护隐私数据、发送隐私数据与发送正常数据,所述获取原始数据为获取物联网设备发送的原始数据,所述构件量子计算方法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量子计算编程,所述隐私数据检测为对原始数据进行隐私检测,所述处理保护隐私数据是通过量子计算程序构建相应的子线路对隐私数据进行加密操作,所述发送隐私数据与发送正常数据是将目标隐私数据与正常数据发送给对应的目标接收端。
优选的,所述构件量子计算方法与隐私数据检测是通过将向量矩阵输入预设的量子计算程序中,由量子计算程序输出原始数据的检测结果。
优选的,所述处理保护隐私数据包括遍历目标量子程序、拆分量子程序、构建量子线路、计算子量子线路对应量子比特的量子态振幅值、实现对数据加密。
优选的,数据隐私保护量子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物联网或传输设备获取相应的原始数据,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不同形式的特征提取,得到原始数据对应的向量矩阵;
步骤二,将向量矩阵输入预设的量子计算程序中,由量子计算程序输出原始数据的检测结果,将原始数据分为正常数据与隐私数据,其正常数据直接发送至目标接收端,而通过量子计算程序对隐私数据进行加密操作;
步骤三,辨别目标量子程序是否符合预设加密条件;拆分目标量子程序对应的量子线路,构建子量子线路;
步骤四,针对每条子量子线路,初始化子量子线路对应量子比特的量子态振幅值,并计算量子比特经对应子量子线路执行后的量子态振幅值;
步骤五,根据每条子量子线路对应的振幅值,完成量子线路对应量子比特的量子态振幅值,实现通过量子计算对数据的加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