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转炉底吹效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8742.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厚;康毅;王金星;靳刚强;连庆;任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5/4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陈晓彦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转炉 效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转炉底吹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将炉底的底吹砖分组并在不同的炉龄时期交替采用不同的供气量,能够降低底吹砖的侵蚀,使转炉底吹砖寿命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转炉底吹效果的目的,尤其改善了炉役中期结束至炉役结束的炉役后期的吹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转炉底吹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顶底复吹工艺作为转炉炼钢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进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复吹转炉具有吹炼平稳、化渣快、不易喷溅、钢水氧化性相对较低等诸多优点,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转炉均采用顶底复吹炼钢工艺。但随着转炉炉龄的不断提高,炉役后期底吹效果越来越差。
部分钢企在采用半钢炼钢过程中,由于热量不足,钢水终点氧化性较强,致使底吹砖侵蚀严重,底吹砖平均寿命在3000炉左右,转炉复吹比为40~50%,尤其是炉役后期,由于熔池的进一步扩大且底吹效果较差,经常出现熔池钢水吹不透的现象,从而造成熔池内部碳含量及温度的不均匀。
发明内容
针对炉役后期熔池钢水吹不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转炉底吹效果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在转炉炉底以炉底中心为圆心的内外两个同心圆上均设置偶数块底吹砖,分别为内圆底吹砖和外圆底吹砖,相邻两块所述内圆底吹砖分别与所述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40°,相邻两块所述外圆底吹砖分别与所述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40°;内侧同心圆的半径为所述炉底内底面半径长度的30~35%,外侧同心圆的半径为所述炉底内底面半径长度的60~70%;
半数所述内圆底吹砖和半数所述外圆底吹砖设为第一组底吹砖,其余底吹砖为设为第二组底吹砖,且所述第一组底吹砖与第二组底吹砖在其对应的同心圆上间隔设置;在炉龄为1700~2000炉的炉役前期,所述第一组底吹砖采用弱供气,所述第二组底吹砖采用常规供气,在所述炉役前期结束至炉龄为3600~4000炉的炉役中期,所述第一组底吹砖采用常规供气,所述第二组底吹砖采用弱供气;在所述炉役中期结束至炉役结束,全部所述底吹砖采用常规供气;其中,所述弱供气的供气流量为常规供气流量的1/4~1/3。
本申请通过采用在炉役初期和炉役中期将底吹砖交替采用不同的供气量,能够降低底吹砖的侵蚀,使转炉底吹砖寿命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转炉底吹效果的目的,尤其改善了炉役中期结束至炉役结束的炉役后期的吹炼效果。
优选地,所述内圆底吹砖均匀分布于所述内侧同心圆。
优选地,所述内圆底吹砖为4块,按顺时针依次为内圆底吹砖I、内圆底吹砖II、内圆底吹砖III和内圆底吹砖IV。
优选地,所述外圆底吹砖不少于4块,其中2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外侧同心圆与耳轴中心线交点,其余为设置于所述转炉的出钢侧。转炉中底吹砖的常规设置方法为均匀分布于以炉底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上,而本申请减少了加料侧的底吹砖、增加了出钢侧底吹砖,一方面减少了兑铁、加废钢过程中对底吹砖的侵蚀,另一方面出钢侧底吹砖使得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可继续对钢水进行吹氩,延长了底吹供气时间,可提高转炉底吹效果。
优选地,所述外圆底吹砖为4块,按顺时针依次为外圆底吹砖I、外圆底吹砖II、外圆底吹砖III和外圆底吹砖IV;所述外圆底吹砖II和外圆底吹砖III分别设置于所述外侧同心圆与耳轴中心线交点,所述外圆底吹砖I和外圆底吹砖IV设置于所述转炉的出钢侧,所述外圆底吹砖I位于所述外圆底吹砖II和外圆底吹砖IV之间;所述内圆底吹砖I是距离所述外圆底吹砖IV最近的内圆底吹砖;所述外圆底吹砖I、外圆底吹砖III、内圆底吹砖I和内圆底吹砖III为第一组底吹砖,其余为第二组底吹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化多离子因素影响的钛合金表面改性摩擦实验设计方法
- 下一篇: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