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风叶片、空调系统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7630.7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林辉;周孝华;徐志亮;周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08;F24F13/14;F24F1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吴志益 |
地址: | 5284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空调 系统 空调器 | ||
本发明一种扫风叶片、空调系统及空调器,所述扫风叶片包括相连的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二叶片部开设有风孔。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在第二叶片部开设风孔,使扫风叶片在实现空调柔风出风功能的同时,用于引导气流流动时有更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风叶片、应用该扫风叶片的空调系统以及应用该扫风叶片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空调的噪音、舒适性及外观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空调器中的摆叶能实现左右或/和上下摆风效果,且采用在摆叶上开设若干散风孔,将空调吹出的风打散,从而吹出柔风。但是,这种设计气流流动的效果不佳。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扫风叶片、包括该扫风叶片的空调系统以及包括该扫风叶片的空调器。本发明扫风叶片包括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其中第二叶片部设有风孔,该扫风叶片用于引导气流流动时具有更佳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扫风叶片,其中,所述扫风叶片包括相连的第一叶片部和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二叶片部开设有风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叶片部的迎风端,用于引导气流经过所述第二叶片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部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叶片部平直设置,所述第二叶片部包括上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上端面相连,所述第一端面上的点到所述上端面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随所述第一端面轮廓线上的点到第一端面轮廓线与所述上端面所在平面相交点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中至少有一个端面的轮廓线为弧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的轮廓线为弧线,所述第一端面轮廓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所述上端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0°-75°。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的轮廓线包括第一子弧线段和第二子弧线段,所述第二子弧线段连接所述第一子弧线段及所述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一子弧线段上任一点的切线与所述上端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20°-60°。
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部与所述第二叶片部平滑相连,且所述第一叶片部自所述第二叶片部的端部弯曲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部包括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轮廓线为弧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轮廓线的上任一点切线与所述第一端面轮廓线和所述第二叶片部相交点切线的夹角为0°-75°。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轮廓线包括第一子弧线段和第二子弧线段,所述第二子弧线段连接所述第一子弧线段及所述第二叶片部,所述第一子弧线段上任一点切线与所述第一端面轮廓线和所述第二叶片部相交点切线的夹角为20°-60°。
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部投影在所述第二叶片部的上端面所在平面的长度与所述扫风叶片投影在所述上端面所在平面的长度的比值为0.25-0.6。
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部的第一端面投影在所述第二叶片部的上端面所在平面的轮廓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二弧线段以及第三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背对所述第一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叶片部相连,所述第三直线段背对所述第二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叶片部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平行,且第一直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直线段的长度;所述第一弧线段与所述第二弧线段均为劣弧。
可选地,所述第二叶片部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叶片部的第一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7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