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6935.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8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晨;王瑞;吴洋;吴佳;毛淑蕊;朱龙杰;张华;曹毅;朱怀远;廖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8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卷烟 主流 烟气 粒相物中氨 含量 方法 | ||
1.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粒相氨的捕集、萃取、定容、过滤以及测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粒相氨的捕集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抽吸源和卷烟之间的抽吸孔道排空;
(2)在抽吸源和卷烟之间设置逐口抽吸装置,所述逐口抽吸装置为若干并联设置于抽吸源和卷烟之间的捕集器;
(3)通过若干捕集器进行逐口抽吸,逐口抽吸步骤包括:a.将卷烟置于一捕集器所在孔道,抽吸;b.抽吸完成后,取下卷烟并远离捕集器,进行阴燃,以降低阴燃产生的侧流烟气进入用于捕集主流烟气的抽吸孔道的量,消除侧流烟气中影响氨稳定性的前体物;c.阴燃后,将卷烟转移至下一捕集器所在孔道,重复依次进行上述抽吸、阴燃操作,直至卷烟抽吸完毕;
所述抽吸源选用转盘式吸烟机,所述转盘式吸烟机包括抽吸器,若干以抽吸器为中心、呈环状均匀分布于抽吸器、内部设有滤片的抽吸孔道,以及设置于抽吸孔道外围、开口朝向抽吸孔道、与抽吸孔道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环状的阴燃箱;还包括用于夹持卷烟、并可滑动插入所述抽吸孔道和阴燃箱的空心滑块,所述空心滑块靠近抽吸孔道的侧面为开口、与之相对的侧面设有可供卷烟插入的通孔;
所述抽吸器设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空心滑块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套筒和空心滑块铰接;所述阴燃箱底部和抽吸孔道的底部通过平整的底盘连接以使得在套筒的带动下,空心滑块可于底盘上在抽吸孔道和阴燃箱之间滑动;
所述阴燃箱的底部设有可供所述空心滑块环向转动的环向滑动部;
所述空心滑块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抽吸孔道的底部、底盘和环向滑动部设有连续的、可供凸块插入滑动的径向滑槽;所述环向滑动部的径向滑槽之间通过可供所述凸块插入滑动的环状滑槽连通;
所述套筒通过数字控制系统分别与步进电机和油缸连接;
所述滤片包括远离抽吸器的固定滤片和靠近抽吸器的活动滤片,固定滤片和活动滤片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卷烟抽吸完毕后,不更换捕集器,取同一样品类型的卷烟进行逐口抽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抽吸前,打开抽吸源并鼓风,同时密封抽吸孔道以进行排空,10-20 min后撤去鼓风并释放抽吸孔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抽吸时间为1-3s;步骤b中,阴燃时间为57-59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粒相氨的捕集完成后,对各个捕集器得到的粒相氨分别进行萃取、定容、过滤和测定,得到测定结果;对不点燃的空白卷烟样品依次进行粒相氨的捕集、萃取、定容、过滤以及测定,得到空白组结果;将每份测定结果扣除空白组结果后合并以计算粒相物中氨的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直径92mm剑桥滤片密封抽吸孔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器选用滤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步骤为: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参数为:流动相为45mmol/L 甲烷磺酸,流速为1.0mL/min,色谱柱为CS16,进样量为100μL,柱温为30℃,自身再生抑制器电流为132 m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氨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10mmol/L稀盐酸溶液对捕集器捕集得到的粒相氨进行萃取定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69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