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心电监护传感器的遥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5834.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4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寇京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318 | 分类号: | A61B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监护 传感器 遥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心电监护传感器的遥控系统,数据采集终端能够用于采集患者的心电数据和面部图像数据;护理终端能够判断心电数据是否异常,并在心电数据存在异常时生成报警信息;在报警信息被审批通过时,报警信息、面部图像数据和心电数据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和/或医生终端,数据处理终端配置为:基于心电数据得到至少包括患者的病发时间的第一预测结果;采集患者的生活行为数据,使得数据处理终端能够基于生活行为数据对第一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预测结果,在第二预测结果所对应的病发时间大于第一预测结果所对应的病发时间的情况下,向医生终端和/或护理终端推送能够缓解该患者病情的护理方案和/或治疗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心电监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心电监护传感器的遥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越来越频发,如何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监护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医疗监护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医疗监护,指在医院由专业医生使用专门的仪器对病人进行生理信号监护;另一种是新型医疗监护,即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它是指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使用远程医疗监护仪,通过该仪器将所得生理信号及时传送给相关医生进行监护。由于传统医疗监护受医疗资源、患者经济条件等多因素条件的制约,使其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实时、连续、不间断地监护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已存在诸多心电监护系统。
例如,公开号为CN104921721A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兼具本地和远程监护的动态心电监护系统,胸部监护导联连接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分别连接患者移动设备和患者家用电脑,患者移动设备和患者家用电脑分别连接远程心电监护服务器,远程心电监护服务器连接医生工作电脑;其中,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通过胸部监护导联采集患者心电信号;患者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使用蓝牙接口与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进行实时通信;患者家用电脑接入互联网,通过USB接口与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通信;医生工作电脑通过互联网与远程心电监护服务器通信。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系统通过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实时采集患者动态心电图,能长时间、远距离对患者进行监控,并且不会限制患者活动。
现有技术中,针对患者,一般是监测到患者出现异常心电数据时,会向患者推送能够缓解其症状的护理方案或治疗方案。通过简单的护理方案或治疗方案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并不能根治患者的疾病。进而由于患者通过简单的护理或治疗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后,患者便会忽视其自身状态,选择不去医院进行根治,最终导致病发。因此,从表面上看,在患者病情恶化时为患者推送护理方案是在救患者,但实质上,其是在纵容患者忽视自身健康状态。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遥控系统及方法。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5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