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家宽目标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5172.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罗怀瑾;徐晓东;田文静;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思超 |
地址: | 41001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目标 用户 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宽目标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用户OTT数据和MDT数据,确定居民区用户;根据居民区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判断所述居民区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用户OTT数据和MDT数据能够精确定位用户所在位置以及家宽MAC地址,通过流量使用情况及家宽MAC地址确定目标用户。本方案比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三角定位、仿真等技术相比定位精度更高,比只统计了S1‑MME信令方面的数据的判决更加全面,确定出的目标用户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宽目标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工信部加大“宽带中国”的战略实施力度,促使电信行业加快宽带提速进程。在此推动下,家用宽带市场快速增长,宽带速率不断提升,如何辨别出潜在家用宽带用户,定位目标客户群,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定位方式是采用MRO(Measurement Report Original,测量报告)数据进行定位。根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规范,MRO与实际居民区的关联推使用的是传统的三角定位、仿真等技术。由于定位准确性受到工参准确性、无线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还受到无线电传播的折射、绕射、反射等特性影响,使得定位精度不高。现有的判别潜在客户是只统计了S1-MME信令方面的数据,判决过程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宽目标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潜在家用宽带用户定位不精确,判决过程单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宽目标用户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的用户OTT数据和MDT数据,确定居民区用户;
根据居民区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判断所述居民区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宽目标用户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用户OTT数据和MDT数据,确定居民区用户;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居民区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判断所述居民区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获取的用户OTT数据和MDT数据,确定出居民区用户,再根据居民区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判断居民区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的用户数据精确地判断出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而确定出居民区用户,然后根据居民区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确定出居民区用户是否为目标用户。使用用户OTT数据和MDT数据能够精确定位用户所在位置以及家宽MAC地址,通过流量使用情况及家宽MAC地址确定目标用户。本方案比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三角定位、仿真等技术相比定位精度更高,比只统计了S1-MME信令方面的数据的判决更加全面,确定出的目标用户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家宽目标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5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