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密装置、加密系统和数据的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4840.0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5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光昱;贺小鹏;郑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光昱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 装置 系统 数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的加密方法,所述数据的加密方法应用于加密装置,所述加密装置连接区块链,所述数据的加密方法以下步骤:接收数据的加密请求,并根据所述加密请求获取待加密数据以及用户信息;确定所述加密装置连接的区块链的类型,并根据所述加密请求确定所述待加密数据的加密等级;根据所述类型以及所述加密等级确定所述待加密数据的目标加密策略,并采用所述目标加密策略对所述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区块链进行关联保存。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加密装置和加密系统。本发明数据的加密方式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密装置、加密系统和数据的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通过密码学作为保障将数据以时间为顺序相连组合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之间通过摘要信息相关联,每一个区块头部包含有上一个区块的摘要信息,保证链接在一起的所有区块可以通过摘要信息按顺序排列。区块链的概念首次在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因此可以把比特币看做首个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的数字货币。由于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匿名性、信息不可篡改等,可以理解为一个世界范围的分布式账本,被广泛用于金融领域和供应链管理领域。
对于在区块链上的金融数据的保密措施,目前大部分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多种加密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供应链管理领域甚至没有保密措施。数据的加密方式不合理不完善。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密装置、加密系统和数据的加密方法,旨在解决数据的加密方式不合理不完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的加密方法,所述数据的加密方法应用于加密装置,所述加密装置连接区块链,所述数据的加密方法以下步骤:
接收数据的加密请求,并根据所述加密请求获取待加密数据以及用户信息;
确定所述加密装置连接的区块链的类型,并根据所述加密请求确定所述待加密数据的加密等级;
根据所述类型以及所述加密等级确定所述待加密数据的目标加密策略,并采用所述目标加密策略对所述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数据与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区块链进行关联保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类型以及所述加密等级确定所述待加密数据的目标加密策略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待加密数据的第一加密策略,并根据所述待加密数据的加密等级确定所述待加密数据的第二加密策略;
确定所述第一加密策略以及所述第二加密策略的加密优先级;
在所述第一加密策略以及所述第二加密策略中,确定加密优先级高的加密策略以作为目标加密策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加密数据的加密策略包括数据的部分加密、数据的全部加密以及数据的不加密,数据的全部加密对应的加密优先级高于数据的部分加密对应的加密优先级,数据的部分加密对应的加密优先级高于数据的不加密对应的加密优先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类型确定所述待加密数据的第一加密策略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为公有链时,所述第一加密策略为数据不加密或者数据的部分加密;
在所述区块链为联盟链时,所述第一加密策略为数据的部分加密;
在所述区块链为私有链时,所述第一加密策略为数据的全部加密或者数据的部分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光昱,未经肖光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