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气油水混合液的粘壁试验装置和粘壁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4439.7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王坤;苏炳辉;云庆;吴浩;李秋忙;徐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宁立存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混合液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溶气油水混合液的粘壁试验装置及粘壁试验方法,属于油田油气集输领域。该粘壁试验装置包括搅拌罐、第一流量计、第一泵、测试管、气液分离器、储气罐、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补油罐、补油泵、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通过设置有补油罐和补油泵,由补油泵对搅拌罐进行补油,弥补在测试管内的油的损失,使第一泵泵出的油的含水率能够保持稳定,并且气液分离器分离的天然气进入储气罐后,经增压,通过设置第三阀门,向第一泵泵出的油水混合液中补充天然气,使油水混合液中的气液比也保持稳定,从而能够准确确定出在不同含水率和气液比下的粘壁温度和粘壁速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油田油气集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溶气油水混合液的粘壁试验装置和粘壁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大部分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产液的流动特征发生较大变化,形成了不加热集输的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制约不加热集输边界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粘壁温度和粘壁速率,由于油液中的含水率和气液比对粘壁温度和粘壁速率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不同的井,或是同一井在不同的开采时期,油液中含水率和气液比均可能不同,如果能准确测量井口采出液的粘壁温度和粘壁速率,可以有效制定不加热集输的边界条件和保障措施。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溶气油水混合液的粘壁试验装置和粘壁试验方法,能够便于确定粘壁温度或粘壁速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溶气油水混合液的粘壁试验装置,包括搅拌罐、第一流量计、第一泵、测试管、气液分离器、储气罐、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补油罐、补油泵、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第一温度计、第二温度计,所述第一阀门的进口与所述搅拌罐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泵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泵的出口与所述测试管的进口连通,所述测试管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搅拌罐连通,所述第一流量计位于所述搅拌罐和所述测试管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第二阀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阀门的出口与所述搅拌罐连通,所述储气罐还与所述第三阀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的出口与第一泵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压力表和所述第一温度计安装在所述测试管的进口处,所述第二压力表和所述第二温度计安装在所述测试管的出口处,所述补油罐通过所述补油泵与所述搅拌罐连通。
可选地,所述搅拌罐的外壁上具有封闭的搅拌罐水浴腔,所述补油罐的外壁上具有封闭的补油罐水浴腔,所述粘壁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一水浴槽和第二泵,所述搅拌罐水浴腔和所述补油罐水浴腔均与所述第一水浴槽连通,所述搅拌罐水浴腔和所述补油罐水浴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泵连通于所述补油罐水浴腔和所述第一水浴槽之间或所述搅拌罐水浴腔和所述第一水浴槽之间。
可选地,所述测试管外具有封闭的测试管水浴腔,所述粘壁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浴槽和第三泵,所述第三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浴槽连通,所述第三泵的出口与所述测试管水浴腔连通,所述测试管水浴腔与所述第二水浴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粘壁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连通在所述第三阀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泵的出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粘壁试验装置还包括连通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储气罐之间的缓冲气罐和压缩机,所述缓冲气罐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缓冲气罐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
可选地,所述粘壁试验装置还包括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四阀门连通在所述第一泵的出口和所述测试管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五阀门连通在所述测试管的出口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粘壁试验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补油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补油泵的补油速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泵和所述补油泵均为蠕动泵。
可选地,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均为流量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