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动态数据整合生成pdf文档的方法及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3344.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震;白斌;薛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安泰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4 | 分类号: | G06F40/14;G06F40/151;G06F40/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数据 整合 生成 pdf 文档 方法 程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动态数据整合生成pdf文档的方法及程序,属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档处理领域,该方法以LaTex技术为核心,通过程序操纵tex文档模版生成高质量的pdf文档,所述LaTex是一种基于tex的排版系统,涵盖文字、二维表格、数学公式、静态图片、矢量图片和统计图表元素,所述tex文档模版包含静态文字和元素占位符,可满足零维、一维、二维的数据填充要求。本发明除引用的静态图片外,其余素材全部用LaTeX语法实现,不依赖于Excel或Word类第三方工具,生成的文档具有占用空间小、浏览质量高、排版效果佳、平台兼容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不同来源的数据按一定规则进行集成,并自动生成pdf文档的方法和程序,属于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档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数据电子化已深入各行业,随之而来的应用方向之是电子数据的可视化,常见有WEB方式的在线可视化与word、excel、pdf类离线可视化两种。在行业报告领域,需要生成一些格式较为固定,数据经常发生变化的报告文档,常见的生成方式是:
先结合Office组件定制静态word模版,再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复制粘贴以生成最终文档,此方法主要存在工作效率低且出错率高的问题;
用编程接口来操纵office模版,但由于微软只开放office文档的部分接口,导致此类方案复杂度高,生成的文档兼容性差,排版效果差,一旦文档格式固定下来,再进行二次调整会变得更加困难;
采用pdf的开发接口来生成pdf文档,虽然pdf是完全开放的标准,但通过API进行开发的难度仍然很高。
针对以上方案的缺点,本发明以LaTex为核心技术,提出一种将动态数据整合生成pdf文档的方法及程序,具有如下优点:
LaTex是一种基于宏的文本格式化程序的排版系统,具有高度的可用性和扩展性,属当前专业的排版系统之一,涵盖了文字、二维表格、数学公式、静态图片、矢量图片、统计图表类元素,可实现将高度复杂、高度灵活的文档格式导出成tex文档代码;
LaTex是开源软件,接口完全开放,使用成本低,学习成本也相对较低;
由于tex文档代码是纯文本构成,用计算机程序操纵tex文档相对于API方式更简单也便于人工操作,可把大型文档拆分成若干小文档编辑后再组装;
LaTex具有跨平台能力,在主流的Windows、IOS、Linux、Unix操作系统上都有具体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
如何定义tex文档模版:tex模版包含静态和动态内容,通常由人工先编写纯静态的模版,进行调试后把可变的数据部分用占位符来替换,过程中会涉及到占位符设计的问题;
如何获取动态数据:数据来源包括从关系数据库、人工编写的excel、csv文件、第三方应用程序和大数据平台获得,针对不同的数据源需适配不同的取数程序;
如何把获得的数据准确地插入tex文档模版:解决方案是采用正则表达式来解析占位符,并按照占位符语法的标准来生成占位符可选参数,把获得的数据准确地插入tex文档模版,从而形成tex实例;
如何提高效率:针对效率低的问题,主要采用数据与文档分离的思路,取数时可并发执行,而数据整合时则把数据先装入内存,再统一进行占位符解析及数据整合;
如何降低维护难度和成本:解决方案是采用统一的配置文件,配置项尽量支持中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程序操纵tex文档模版,生成高质量的pdf文档的方法和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安泰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安泰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