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镇道路地下塌陷自动预警监控装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0476.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5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勇;廖远国;晋维丽;李学聪;何翠香;刘书铭;朱占升;孔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安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31/00;G01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镇 道路 地下 塌陷 自动 预警 监控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镇道路地下塌陷自动预警监控装置系统,属于一种道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地下预警装置和地上预警信息接收器;主体内部的空腔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模块、位移传感器、电源以及电源开关且四者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密封的空腔内设有水平的横轴,横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和空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横轴上缠绕有位移线;主体的下端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落垂体,位移线的一端和电源开关连接,位移线的另外一端进入容纳槽内和落垂体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靠近位移线设置。本发明解决了常规的监测技术不适用对城市道路地下塌陷直接进行监控的问题,并且达到了在路面塌陷形成之前提前预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城镇道路地下塌陷自动预警监控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受城市各种工程建设的影响,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以及城市道路地下复杂的地下管线,城市道路塌陷频发,给道路交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城镇道路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大、难以监测的特点。
现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355863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地面塌陷监测方法,将感应环和磁传感器顺次吊装在监测洞内,当地面塌陷灾害出现后,监测洞被破坏,感应环失去支撑并下落,下落过程中,设置在感应环上的永磁体与磁传感器的探测区域发生重叠,由磁传感器感应到感应环的下落动作后,即可知道地面塌陷灾害已经发生。
述技术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在道路上进行钻孔,从而形成监测洞,且监测洞后期只会封闭洞口,道路的结构层内虽然存在空洞,并且由于道路结构层具有一定的刚性的特点,监测洞不容易受到破坏,所以常规的监测技术不适用对城市道路地下塌陷直接进行监控且不能够提前预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镇道路地下塌陷自动预警监控装置系统,它具有能够对城市道路地下塌陷直接进行监控,且能够在路面塌陷形成之前提前预警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城镇道路地下塌陷自动预警监控装置系统,包括地下预警装置和地上预警信息接收器;
地下预警装置包括圆柱形的主体,主体内部开设有密封的空腔,空腔靠近主体的上部分设置;
空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模块、位移传感器、电源以及电源开关且四者通过导线串联在一起;
密封的空腔内设有水平的横轴,横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和空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横轴上缠绕有位移线;
主体的下端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落垂体,位移线的一端和电源开关连接,位移线的另外一端进入容纳槽内和落垂体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靠近位移线设置;
横轴上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按压板远离横轴的一端能够对电源开关进行按压;
地下预警装置设置有多个,且每个地下预警装置具有独立的编号信息,编号信息储存在信号传输模块中,多个地下预警装置能够同时与地上预警信息接收器无线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的下端和道路结构层下方的土层接触,主体能够和道路浇筑在一起,从而减少对道路强度造成的影响,且塌陷一般都是先从道路的下方土层产生,故落垂体和土层接触,当土层产生塌陷时,落垂体能够快速下降,且落垂体下降能够同时带动横轴转动,进而使位移线产生移动;同时横轴上的按压板能够对电源开关施力,使电源开关闭合,进而使位移传感器对位移线的位移距离进行测量,信号传输模块将测量的数据传递到地上预警接收器,能够及时接收道路下方土层塌陷的信息,方便对塌陷的土层进行监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弹簧的下端和落垂体的上表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安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环安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