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时电流检测的设备故障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8638.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8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涛;王子洪;韩磊;刘锋;任晓梅;王放;苌飞霸;郭宇峰;马成群;郭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165;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时 电流 检测 设备 故障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设备维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电流检测的设备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识别模块和无线模块;检测模块电流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电流输出端与待检测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识别模块信号连接;信号输出端用于实时输出待检测设备的电流值;识别模块用于从信号输出端获取电流值,基于电流值与预存的设备电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设备类型,识别模块还用于在判断设备类型后,将电流值与预存的对应设备类型的故障电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待检测设备当前是否故障,当待检测设备故障时,识别模块还用于输出判断结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自动适应设备并进行故障的检测与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实时电流检测的设备故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故障设备的处理方式都是事后维修,即发生故障后再检查设备现象、故障位置并倒推故障原因,最后给出故障解决办法。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从故障发现到故障排除耗费的时间多,效率低。
而当前不管是工厂、学校还是医院等,都有众多的设备需要维修保障;以医院为例,不管是大型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都拥有许多的医疗设备,都面临着设备维修保障的巨大压力。由于设备急速增长,加上维修工程师不足,按照传统的事后维修的方式处理医疗设备故障,已经难以满足这些医院的需求。
为此,公开号为CN10527777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故障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检测电流的初级电流互感器;将电流检测信号转换为具有小电流的次级转换信号的一对次级电流互感器;通过将与次级转换信号相对应的电流值与预定的基准电流值相比较来判定是否发生故障电流的故障检测电路部分;判定电力电路上是否发生浪涌电流的浪涌检测电路部分;以及跳闸判定单元,其接收故障检测信号和浪涌检测信号,并当接收到该故障检测信号和该浪涌检测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时,产生跳闸控制信号。
上述方案能在外部电网发生电流异常时跳闸,以避免损坏设备,降低了设备故障的概率;但是对于设备内部故障引发的电路变化却不能做到及时的监控与处理。即使工厂、学校或者医院中的某些设备能对自身的电流进行监控,但是由于这些设备的生产厂商的不同,设备的类型不同,容易导致数据输出格式不统一,难以进行统一的识别与分析;而且,当前不具备对自身电流监控的设备占大多数,因此,如何统一对所有的设备进行监测和自动故障判断成了提高设备故障检修效率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电流检测的设备故障检测装置,能够自动适应设备并进行故障的检测与判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实时电流检测的设备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识别模块和无线模块;检测模块包括电流输入端、电流输出端和信号输出端;电流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电流输出端与待检测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识别模块信号连接;信号输出端用于实时输出待检测设备的电流值;识别模块用于从信号输出端获取电流值,基于电流值与预存的设备电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设备类型,识别模块还用于在判断设备类型后,将电流值与预存的对应设备类型的故障电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待检测设备当前是否故障,当待检测设备故障时,识别模块还用于输出判断结果;判断结果包括设备类型和故障类型;无线模块用于向外发送判断结果。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每种设备内部元器件不同,功率不同,工作方式也不同,导致其电流也不相同。本方案中,通过从信号输出端获取电流值,将电流值与预存的设备电流特征进行匹配,可以准确得出该设备的类型,实现了自动识别设备类型的目的。将电流值与预存的对应设备类型的故障电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能准确判断待检测设备当前是否故障,如同通过脉象(电流)变化判断待检测设备“健康”(完好)状况。当待检测设备发生故障时,电流值产生变化,故通过对比分析能自动发现故障;无线模块向外发送判断结果,能供工程师快速确认故障类型,及时应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