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化黑水热量回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4711.3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匡建平;姚敏;刘水刚;夏支文;黄斌;郭中山;姚强;张镓铄;赵建宁;张利军;赵元琪;景寿堂;贺树民;李俊廷;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6 | 分类号: | C02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化 黑水 热量 回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煤气化黑水热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方法包括:
煤气化黑水利用减压管减压,压力降至2.0-3.5Mpa;
将减压后的煤气化黑水利用减压角阀二次减压后,输送至第一闪蒸罐闪蒸,得到第一不凝气和水蒸汽,以及,第一黑水;
将所述第一不凝气和水蒸汽输送至增湿塔中,与来自第二闪蒸冷却器的低温低压循环水逆流接触,实现第一不凝气和水蒸汽与低温低压循环水之间的热量交换,低温低压循环水的温度升高,所述第一不凝气和水蒸汽的温度降低;
升温后的所述低温低压循环水通过高温循环水泵加压后,成为高温高压循环水;
将所述增湿塔中降温的第一不凝气和水蒸汽输送至第一闪蒸冷却器,在第一闪蒸冷却器与循环冷却水换热冷却后,进入第一气液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第二不凝气和水蒸汽,以及,第一凝液;
将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分离出的第二不凝气和水蒸汽输送至火炬;
将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分离出的凝液输送至沉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黑水热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黑水利用第一闪蒸角阀减压后,输送至第二闪蒸罐,在第二闪蒸罐中进行闪蒸,得到第三不凝气和水蒸汽,以及第二黑水;
将所述第三不凝气和水蒸汽输送至第二闪蒸冷却器,与低温低压循环水进行热量交换;
第二闪蒸冷却器将所述低温低压循环水升温后,输送至增湿塔中;
在第二闪蒸冷却器中,所述第二不凝气和水蒸汽降温后输送至第三闪蒸冷却器中,与循环冷却水换热后,输送至第三气液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得到第四不凝气和水蒸汽,以及,第二凝液;
将所述第四不凝气和水蒸汽输送至火炬,将所述第二凝液输送至沉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黑水热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黑水利用第二闪蒸角阀减压后,输送至第三闪蒸罐,在第三闪蒸罐中闪蒸,得到闪蒸汽和第三黑水;
所述第三闪蒸罐通过真空泵抽取闪蒸汽控制真空度,保证压力在-50至-25KpaG;
所述闪蒸汽输送至第四闪蒸冷却器,与循环冷却水换热,得到降温后的闪蒸汽;
将降温后的闪蒸汽输送至第三气液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得到不凝气和第三凝液;
将不凝气利用设置在第三气液分离罐顶部气相出口管线的闪蒸真空泵,输送至火炬或高点排放;所述第三凝液输送至第三沉降槽;
所述第三黑水利用闪蒸泵或通过重力自流的方式进入到沉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黑水热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闪蒸罐的压力通过设置在第一气液分离罐出口管线上的控制阀控制,压力控制在0.5-0.7MpaG。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气化黑水热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闪蒸罐的压力通过设置在第二气液分离罐出口管线上的控制阀控制,压力控制在0.15-0.35MpaG。
6.一种煤气化黑水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减压管、减压角阀、第一闪蒸罐、增湿塔、第二闪蒸冷却器、高温循环水泵、第一闪蒸冷却器、第一气液分离罐、火炬和沉降槽;
所述减压管、减压角阀以及第一闪蒸罐的第一进口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闪蒸罐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增湿塔的第一进口连接;
所述增湿塔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闪蒸冷却器的第一进口连接;
所述第一闪蒸冷却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的进口连接;
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火炬连接;
所述第一气液分离罐的第二出口与所述沉降槽连接;
所述第二闪蒸冷却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增湿塔的第二进口连接;
所述增湿塔的第二出口与所述高温循环水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47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