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梁式桥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4492.9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8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蒋甫海;倪健;乔静宇;张晨南;袁胜南;方健;林蔚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梁式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式桥,包括:横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横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二功能区;两个纵梁组件,分别设置于横梁组件的横桥向的两侧,纵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且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一功能区,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的水平高度不一致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所述第二功能区之间形成高度差。本实施例的结构形式适合桥面功能区需要较大高度差的情况,只需组装成桥梁整体即可在桥面上形成具有较大高差的功能区,不需要再单独装配各个功能区,避免了在桥面上配合安装各个大高差的功能区所带来的麻烦。由于不需要单独装配各功能区,节省了运输成本;省去了施工功能区的步骤,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混凝土梁式桥。
背景技术
混凝土梁式桥结构一般多为整体受力结构体系,也存在部分纵横梁受力结构体系,即桥梁整体由纵梁和横梁组合成。
在纵横梁受力结构体系中,通常纵梁与横梁的顶板为平齐布置,即结构的顶面为一个完整的平面,结构整体形成后根据具体需要在顶面装配功能区。上述结构体系多适用于桥面上的各功能区高差较小(常规高差一般0-50cm),一旦桥面上的各功能区高差很大时在桥面上配合安装各个大高差的功能区一方面施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施工材料运输和施工成本较高,因此对于桥面功能区出现较大高差的情况,目前仍未有合适的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纵横梁式结构的桥面大高差功能区不容易施工且建造成本高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梁式桥。
一种混凝土梁式桥,包括:
横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二功能区;
两个纵梁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组件的横桥向的两侧,所述纵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且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一功能区,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的水平高度不一致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所述第二功能区之间形成高度差。
上述混凝土梁式桥,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施例的结构形式适合桥面功能区需要较大高度差的情况,只需要组装成桥梁整体即可在桥面上形成具有较大高差的功能区,不需要再单独装配各个功能区,避免了在桥面上配合安装各个大高差的功能区所带来的麻烦,直接减少了施工操作步骤,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所需的时间。
(2)由于不需要单独装配各功能区,从而不再需要运输用于装配功能区的材料,节省了运输成本;省去了施工功能区的步骤,直接节约了人力施工成本,从而节省了整体建造投入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及用于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腹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腹板设有多个,沿横桥向分布设置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厚度与所述横梁组件的厚度一致,且所述底板的底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底表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的底表面用于将所述底板连接于地面基座的支撑连接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连接部件包括沿横桥向分布于所述底板的底表面的两个连接支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座为减隔震支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沿纵桥向分布设置的多个肋梁,所述肋梁横桥向设置,且多个所述肋梁上铺设有桥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组件与所述纵梁组件之间设有隔离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组件在沿纵桥向为等截面或变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44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调压泄漏报警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气化黑水热量回收方法及装置